第五十一章

    严叶手甩开的太快, 宁王妃一时没站稳,趔趄了一下,被一旁眼疾手快的丫鬟秀珠扑上来扶住。

    秀珠是跟着宁王妃,从宫中一路跟到宁王府中的老丫鬟,性子最是沉稳。

    对宁王妃的忠心, 在整个王府少有及得上的。

    “王妃, 腿有扭着么?”秀珠搀住王妃的手,脸色急切。问话时,还不忘狠狠剜一眼严叶。

    就属这严府的公子, 最没良心。当初这人走后, 王妃连着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过了很久, 才把严小公子的事情慢慢放下,心里却存了一个心结。

    如今对方一别五年回来了, 却还没进门就惹得王妃差点摔跤。

    “秀珠。”拍拍秀珠的手, 宁王妃示意她别多话。

    只是一时不察身子没稳住罢了。宁王妃倒是没放在心上, 她不像秀珠那样还记得前尘往事责怪严叶, 反倒扭头对着严叶继续温柔的问。

    “阿叶可是生额娘的气了, 不喜额娘提到迟玉?”

    刚才还能好好听她说话的小少年,忽然就甩了脸,宁王妃只是稍微一想,就猜到了大概。

    敢情是这两个娃娃幼时结下的梁子,一记就记了五年, 到现在都没过去?连带着阿叶这孩子登门拜访时, 都不愿意听到迟玉的名字。

    心中无奈, 还带着些错愕的好笑,宁王妃自觉找到了真相,便换上了若无其事的口吻。

    “昨儿迟玉在街头遇上了刺客,到现在都卧床不起。是我疏忽了…阿叶,你进府,就咱们娘俩好好聊一聊。”

    “这些年你都去了哪儿,可有吃什么苦,外头是什么样的?额娘还没出去过,都和额娘说说好不好?迟玉就放在一边,咱们不管他。”

    这一番话说下来,既软又关切,就连守门的王府侍卫在旁听了,都忍不住想跟着王妃往里走。

    这么通情达理,这么体察入微,又这么温柔大方!这样的王妃,到哪里还能再找到第二个。

    而正主严叶,刚才一时气愤下甩手,差点让宁王妃摔倒。早在见着她身形晃悠时,心中就已后悔。

    他本想出手稳住王妃,可一旁的丫鬟手脚比他还快,他也就没什么动作了。

    再见到王妃,从头到尾连一句重话都不曾说,反倒还像幼时那样对自己。

    他忍不住就心里愧疚。

    本来冲到宁王府里带着的满腔气势汹汹,全被这股情绪一点点淹没。

    最后焉头焉脑的低着头,任王妃再次牵着袖子领进了王府。

    ——今儿这个场子似乎找的不对。他该找梁迟玉单挑的!

    连安从世子房中出来后,想顺着来时的路线退回去找安儿。可走了一半就发现,自己——迷路了!

    为什么王府的建筑如此雷同,左边和右边除了中间的建筑不一样,两边总是一样的。恨不得东边种一棵参天大树,西边也跟着种一棵一模一样的。

    就这么在附近绕来绕去,最后她终于忍不住回去跟人问路了。

    她退到了一处有人站着的暖阁前,拿着手里先前冬香给她的玉牌,对着下人晃了晃。

    “婆婆,去梨园该往哪个方向走呀。”

    在那站着的婆子先是惊愕,等连安拿出玉牌时,她伸手接过,仔细抚摩了看。

    随即抬头望连安,她眼里的光灼热得让连安忍不住疑惑。

    “婆婆?”想了一下这么称呼对方应该没错,连安打断了对方狂热的目光注视。

    “哦哦,梨园在东头。”婆子将玉牌还给了连安。

    脸上笑的褶子一层一层的,还不掩慈祥与热切。仿佛生怕连安不知道路,她将手里拿着的东西放下。

    连安瞟了一眼,发现竟然是一支笔和一张纸。暖阁前放了一张小桌子,刚才这婆婆似乎在桌上写着什么。

    心里顿时肃然起敬,没想到这王府处处有高人。就连随便遇到的一个下人,都是饱读诗书手不释卷的。

    “咳。妇道人家,太闲了。”婆子随便解释了一下,将纸笔都收好。随后上前,自告奋勇的要为连安带路。

    “姑娘,您不认识路吧。”

    连安刚要点头,满头银发的婆子,已经咧开一口掉了几颗牙的嘴。引着她往前走,边走边回头冲着她笑。

    “不怪你,不怪你,刚从咱们小世子房中出来。都见过这样的美色了,晕头转向的,自然是认不得路。哪还能识得路…”

    “……”连安闭上了嘴,不再说话了。

    她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方才她在找路时,已经发现梁迟玉住的园子,似乎叫影园。

    而这里几乎没有丫鬟,处处都是家丁,难得遇到几个婆子,都是跟眼前这位婆婆一样老到掉牙说话带风的。

    ——他,他不喜欢年轻漂亮的小姑娘么?

    想到她与梁迟玉初次见面时。他从马上落下,自己顺手救了下,对方却避之不及,嫌弃的将她推开。

    ——原来这人真这么表里如一,对女子都这么嫌弃?

    “老婆子人称枣婆婆,姑娘看是唤我老枣还是枣婆婆,都不碍事。”

    连安不说话,这枣婆婆就引着她说话。

    “姑娘是不是觉得我这老婆子太过聒噪?哎,这也没办法。老婆子在这影园呆了这么多年,这还是头一次发现这里居然有姑娘。”

    枣婆婆眉开眼笑的,也不需要连安附和回话,自己总能接住上一个话头,继续说下去。

    “如今见到姑娘你,老婆子心安了,心安了!这婚事什么时候办呐?”

    “趁着没人,老婆子也唠叨几句。世子啊,是男人。男人就得调教,看看咱们王妃教的多好啊。王爷对王妃那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宝贝的很。”

    话头一路从连安说到宁王妃身上,连安确实有些感兴趣,便也顺势问了两句。

    “王妃?”

    枣婆婆找到了听她说话的知音,一拍大腿,声音洪亮。

    “那是!早年王爷也是个倔强的光棍!性子倔,人又糙!长得也不像咱们世子这般招人稀罕,还不会讨姑娘欢心。哼,若不是遇到王妃将他收了。就冲那模样,能生出咱们世子这样的金娃娃?”

    提到宁王妃,枣婆婆眉眼间也都是高兴。

    而提到梁迟玉,枣婆婆简直像年轻了几十岁,变成了街上和梁迟玉一样被迷的七荤八素的大姑娘,停不下对连安的话头。

    连安听了,默默低头,心里却都是纳闷儿。

    大户人家的规矩不是最严的吗。为何身旁的这位大娘会如此彪悍,一路走一路将宁王的丑事儿说了个遍。

    偏偏从刚才一路走过来,经过的所有下人,听着这位婆婆的话,愣是没有一个人扭头看她们。

    难道是她见的不够多,识的不够广,才会觉着这样有些不太妥当吗。

    瞧瞧这些王府的家丁丫鬟,好像都见怪不怪的,没一个人露出什么奇怪神色。倒像自己是个大惊小怪的了。

    枣婆婆说了那么多,见连安只是埋头赶路,也不掺和一句。神色更加满意,连连点头。

    “其实若按老婆子的想法,你和世子,配!太配了!赶紧成亲,生娃子!”

    “就你们俩这小脸,生出来的一定让王爷觉得脸上有光。代代赛过他,还不重样!”

    连安想给枣婆婆跪下了,一句又一句的惊人之语,完全打破了她对下人谨小慎微守规矩的印象。

    她已经可以想象,等梁迟玉日后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将他几岁尿床的事情都说出来,一定会想杀人灭口的。

    当然,她这个旁听的,应该也吃不了兜着走。面前都是梁迟玉黑着脸,目光灼灼瞪着自己的样,她打了个哆嗦。

    见到前边就是自己熟悉的地方了,连安忙停下脚步。

    稳住枣婆婆还要送的步子,对她千恩万谢。

    “枣婆婆,您就在这里留步吧。前面我就认识了,谢谢您一路将我送到这儿。您年纪大了,为了给我解闷儿,一路说了这么多话,一定口渴了。我身上也没有水,只有一些糖,您拿着吃吧。”

    从兜里拿出原本打算给安儿的糖,分了一半给一路没停过话的枣婆婆,连安近乎是落荒而逃的加快脚步回身走。

    走了几步,她想起什么,回过头。发现枣婆婆还站在那儿愣愣看着自己,她笼起手小声道。

    “婆婆,下次不要这样和人说主子的事情了。被人捉住了,会挨板子的。”

    调皮的眨了眨眼,连安轻快的跑远了。

    她身后猝不及防被塞了一手糖的枣婆婆,先是惊愕,后又笑了。

    混浊的眼,有一瞬变得清明,连刚才佝偻的腰都直了一些。

    “是个好孙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