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你曾是少年
网上流传很多浪漫的辞职理由,比如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比如说“洗手做羹汤,只为家庭转”,比如说“只因对风景多看了一眼,便决定倾心追随”。而左寒辞职的理由,却因为一首歌。
寻常的一天上午,寻常的早班地铁,左寒寻常地打着哈欠数着站台,耳机里随即播放着音乐。
“有些时候你怀念从前日子
可天真离开时你却没说一个字
你只是挥一挥手像扔掉废纸
说是人生必经的事
酒喝到七分却又感觉怅然若失
镜子里面像看到人生终点
或许再过上几年你也有张虚伪的脸
难道我们是为了这样才来到这世上
这问题来不及想
每一天一年总是匆匆忙忙
你我来自湖北四川广西宁夏河南山东贵州云南的小镇乡村
曾经发誓要做了不起的人
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某天夜半忽然醒来站在寂寞的阳台
只想从这无边的寂寞中逃出来
许多年前你有一双清澈的双眼
奔跑起来像是一道春天的闪电
想看遍这世界去最遥远的远方
感觉有双翅膀能飞越高山和海洋
许多年前你曾是个朴素的少年
爱上一个人就不怕付出自己一生
相信爱会永恒相信每个陌生人
相信你会成为最想成为的人
习惯说谎就是变得成熟了吗
有一套房子之后才能去爱别人吗
总是以为成功之后就能抚平伤痕
欲望边埋着错过的人
当青春耗尽只剩面目可憎
你我来自湖北四川广西宁夏河南山东贵州云南的小镇乡村
曾经发誓要做了不起的人
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某天夜半忽然醒来像被命运叫醒了
它说你不能就这样过完一生
......
当我和世界初相见当我曾经是少年”
地铁到站,左寒没有顺着人流走向出口,心被一种力量撕扯着,她坐在休息座椅上,将歌词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词,都直戳要害。
一周后,左寒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结束这种日日心焦的工作状态,放手去实践深埋在心中的文学梦想。而促成这个决定的,便是这首左寒单曲回放了一周的《你曾是少年》。
虽然平日里整日念叨着不开心要辞职的人很多,但也只是抱怨抱怨,极少有人会动真格,毕竟这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且极其稳定的工作环境。
左寒的离职申请一下子在部门里炸开了锅,连平日里很少碰面的同事都有事没事过来聊天,借关心之名行八卦之实。左寒一口咬定,就是想换个环境多去尝试一下其他的工作,没有特别的理由。但就是这么一句真得不能再真的话却几乎无人相信,毕竟这里大家都习惯只听到自己想听的答案,至于真或假,倒变得没有那么重要。
很多看起来非常艰难的决定,一旦迈出了第一步,都变得异常轻松。左寒觉得那是她人生进行到目前最帅的一天,辞职信干净利落,面对挽留落落大方,总之离开也要体面。这趟水有多浑,在利益斗争中人心有多险恶,她早已看透。既然她不愿意趟这浑水,又不愿意默默做靶心,那就潇洒远离就好了。
原本这只是她一个人的事,但身边却总是围绕着嘈杂的议论声,时不时还投来一个意义深刻的眼神。之前对她有防范之心的同事、对她利益相诱的领导,有的背地里骂她蠢,有的猜她闷声不响攀上了高枝,有的则是试图一个劲地打听原委。更多的是有人松了口气,从此她的聪明和才干将成为这里的过去时,永远不会给他们带来威胁。只有两三个平时真心相待的,希望左寒今后发展得更好。
终于到了离职的最后一个环节,她拿着人力给的单子,按顺序去找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签字,然后返回人力,交出工号牌。这样的仪式感似乎也在宣告着生命中一段旅程的正式结束,新旅程即将开始。
青春不可逆,但并没有剥夺你少年的权力。左寒打定主意先斩后奏,直到她搬入邻市的一个僻静小镇后,她才将她离职的事情向父母和盘托出。
久居官场的父亲对女儿总是格外地包容,而性子直接的母亲则是经历大怒、责骂、冷战、晓之以理等种种情绪过程。母亲试图劝说左寒不要瞎折腾什么文学梦,乖乖回市里重新找工作上班去,要不就是乖乖去和家里介绍的所谓优质男去见面,解决人生大事。
左寒一开始还耐着性子讲她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比如工作压抑、比如她天性单纯看不惯那些尔虞我诈的技俩、比如她长这么大唯一想做的就是写出自己想写的故事等等。可是每次不是被粗暴打断就是说了和没说一样。到最后,索性沉默,直到电话那头叹气挂断。
左寒是个一旦打定主意哪怕天塌下来都会咬牙撑着的性格。所有亲朋好友的不理解、着急、劝说并没有动摇她的心意分毫。她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孤单而又快乐地玩耍了一年。这一年,她除了买菜极少出门;这一年,她断开了所有社交软体;这一年,她成全了过去27年从未有过的勇敢;这一年,她完成了她的第一部作品《余生》。
整理完所有手写稿,左寒将原件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将复印件一份份装订。将所有稿件贴着胸口怀抱起来,发现心里面曾经空落落的部分被填满了。这一年,她至少不负岁月,不负自己。
一年来第一次照镜子发现自己的头发长长很多,竟可以高高地绑个漂亮的马尾。接着便开始为《余生》找一个好买家。左寒陆续联系了几家出版社,可不是闭门羹,就是石沉大海。小说成品之后的狂喜渐渐被湮没。今天是她联系的第八家出版社了,约了十点半见面。手机在包里震个不停,母亲的夺命连环call让她头皮都疼。
今天去的杂志社在另外一个城市,所以她得一早搭高铁过去。在高铁上无聊,她有点烦躁地翻了翻最近的新闻。“当红小生陆旻舟被拍携偶像女团成员柳书娜参加私人聚会”“陆旻舟与柳书娜被曝已交往半年”“就恋情,陆旻舟仍未明确表态,柳书娜被曝曾多次整容”“粉丝无法接受恋爱说,割腕求真相”。
以前上班的时候,中午午休,女同事便喜欢聚一起聊明星八卦,陆旻舟这个名字左寒还是耳熟的。自带流量属性的顶级帅哥,有杂志曾评价他“不笑似雪山玉峰,一笑似春风艳阳”。演过几部热门ip,不过水花平平,倒是各种绯闻周边时常上热搜。
稀里糊涂打了个瞌睡,到站了。左寒赶紧打出租到了出版社,两天的等待换来5分钟的点评。大概就是,小说架构不清晰,太黏,而且故事没有市场需要的冲击性亮点,他们会再讨论一下,有结果通知她。
临走前,编辑又翻了翻左寒的手稿,说了句,你的文笔还不错,其实也不是没得救,要不你改改?然后说了一分钟他的建议,无非就是现在快销式小说最火的极情虐恋、男穿女、女穿男、狗血伦理,左寒看着他一张一合的嘴以及两边刮不利索的胡茬有点走神。
她不会改故事架构,所以这家也没戏了。恍惚着,觉得阳光有点刺眼,突然一阵急刹车声,她沿着汽车边沿摔倒在地,然后还是那刺眼的阳光,她有点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