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我们突击黑水,占领此城原本一切顺利, 可后来对方南征的先头部队冲击黑水, 加之城内还有北狄俘虏。一场混战, 虽然我们惨胜,可含静为了救人……”
宝玉站在老道士跟前, 将前因后果交代之后就安静的站在那里, 他们的身后是含光隐隐传来的哭声。茗烟跪在含光身侧拉着他,这个自幼跟在宝玉身边的小厮,如今像中邪了一般不说话。
老道士叹息良久才道:“含静救了谁?”
“冯钺和茗烟……”宝玉指着外头:“他救了他们俩。”老道士捏着拂尘, 看着在自己死去徒孙身边的两个青年,一个已经哭得没了眼泪,另一个像块木头。老人起身, 脚步沉重的走过去,按住了茗烟的肩膀。
“真人,”茗烟一路上都没有落泪, 此刻却带着莫大的歉意和懊恼捶胸顿首:“含、含静少爷都是为了救我, 为了救我一个奴才, 他才死了。”他整个人伏在地上, 身体扭曲的像被人损坏一般。
老道士没有落泪, 他只是轻抚年轻人的发髻:“这个孩子眼高于顶。若是他将你当成奴才,那他万万不会救你。孩子, 你是他的同袍, 是他的友人, 不要说这样的话, 让他走的不安心。”
茗烟泣不成声,宝玉却松了一口气,这一路上他都担心茗烟的状态。哭出来就好了,这两年他们跟着宝玉在军中,一向处的不错,含静救了茗烟,可茗烟却觉得自己不配……如今真人说的话,会给他点安慰,让他从哀恸中走出来。
含静被葬在距离清虚观不远的地方,宝玉带着茗烟、含光在这里为他守夜七日,如此才算全了他们的情分。
“你是独自回京的?”老道长递过去一杯茶:“府上恐怕不知道你回来了。”
这是第八日的清晨,宝玉裹着青色棉袍看着窗外飘雪,张道士和他说起了荣国府。“府上近来倒也和顺,太子大婚前,工部负责修缮东宫。令尊因为差事办的好,又被圣人下旨褒扬。还有就是,琏二爷有儿子了……”
宝玉不在京,含光常在府里走动,也来这边探望师祖。再说,张道士原本和荣国府过从甚密,知道这些事情也不稀奇。贾琏的长子生在了八月十六,早产两个月,贾琏还担心孩子养不活,生下来几天之后发现很健康,这才带回了荣国府。
“……也算好事。”宝二爷皱眉道:“有个儿子,他也能少个借口。”起码用无子来为自己乱搞找借口,这条是用不上了。而多子多孙什么的,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只要孩子平安长大就好,生那多也没用。
张道士也道:“是啊,孩子满月的时候,琏二爷还亲自过来准备了记名符那些东西,看来有了儿子还是不同的。”
或许吧,虽然贾琏早就做了父亲,可大姐儿和这个孩子……再怎么提醒自己这是庶长子,贾琏也会觉得自己后继有人了。从生物意义上来说,倒也没错,所谓祖传染色体,呵呵。
宝玉揉揉脸,和老道士告别,茗烟和含光还想在清虚观住上几日,他也觉得两个人需要留在这里缓解一下情绪。那么自己就单身回去罢,方才想要起身,张道士却叫住了他。
“还有件事情,太子大婚,可……”张道士踌躇一下:“想来你回京也要去东宫拜见的,还是提醒你一句:太子和太子妃似有不睦,你小心些。”
宝玉这才知道,太子大婚前后,张道士作为上皇和今上御封的“真人”,都前往宫中祝福观礼。这其中有些隐秘,当然也就瞒不了张道士,倒不是说皇太子和太子妃吵闹起来,但这对小夫妻显然不同于其他新婚夫妻那么亲热。
因此,张道士想到了宝玉也入宫,特地提醒他一句,免得有所冲撞。
宝玉倒是挺惊讶的,杜竑并不是齐王那种咄咄逼人的性格,再者说哪怕是齐王这样的狗脾气,不也和王妃相处的不错。兄弟三人同时娶妻,太子妃必定是皇帝和皇后千挑万选出来的,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此刻宝二爷倒是多了点真情实感的担忧,这种担忧在他站在皇太子面前的时候升高到了极点。这次是含静身故,冯钺虽然被他救了,但是身受重伤,只能留在宁武修养。回来领队的就是大将军,宝玉只是送遗骨回到清虚观,至于吴让还跟在大将军身边等到皇帝召见。
皇帝召见五品以上将军,宝玉完全不用担心出席的事,他先是去了贾琏给柔烟置办的院子。伊内斯在那,而且他还有衣服留在了那边……他就是不想回家,也不想看见家里人。
东宫还是老样子,侍卫、宫人、太监……宝玉在小高的带领下走进了东宫正殿。小高还好心的告诉宝玉:“近来殿下心情一般,小贾大人小心些。”宝玉随手拿出个荷包塞给他,顺便告诉小高自己在外头有个私宅,让他有空过去玩。
杜竑正在出神,让宝玉来说,这位太子明明就是在发呆。这样面对面他才发现,这段婚姻看来真是摧折东宫殿下了。比之从前,这位殿下看上去瘦削了许多,而且面容也有些憔悴。这让宝玉心生疑窦,难道皇帝为儿子娶了个母老虎吗?
“听说黑水城狙击北狄上京的军队,这一仗打得很艰难,”杜竑对宝玉似乎没什么变化,他揽住宝玉的肩膀,仔细看着他:“快一年没见,感觉你又长高了。父皇那边得到战报的时候,我还担心你是不是受伤,现在看来还好?”
宝玉点点头:“多谢殿下,我这边除了含静,就是我那个师侄,没有其他伤亡。”
“唉,战场上刀剑无眼,含静我还记得他。”杜竑看着宝玉,嘴上安慰他,心里却在想宝玉没事就好了。
宝玉悄悄向后撤了半步,他不太喜欢有人这样揽着自己的肩膀,尤其这个人是皇太子。他后撤,皇太子的手落空了,杜竑看上去倒是没有其他想法,依旧微笑着和宝玉谈起了北边前线,关于孙大将军、关于冯将军,宝玉还提到了冯钺。
两个人也算是相谈甚欢,一路从正殿来到了东宫花园中赏景,冬日肃杀,可皇帝因为太子大婚,特地命人装点东宫,让这个冬日的花园显得喜庆不少。但杜竑不喜欢,他觉得这样反倒是破坏了冬日该有的景致,满目尽是人工雕琢的虚假。
“殿下,太子妃在前头。”小高在他们身后提醒,跟在杜竑身后的宝玉也停下脚步。可皇太子状若无觉,依旧向前走。无奈之下,宝二爷只好伸手拉住了皇太子。
杜竑微微叹息:“你才多大,就顾忌这些。”
宝玉心道搁二百年后,我当然不在乎,人活着不就给别人看的吗?可现在规矩大过天,宝玉还不想栽在这种事上,“殿下,您看臣年幼,可太子妃毕竟是女眷。”
这话说动了杜竑,太子叹息着想要转身走人,没想到前头的那伙人居然走了过来。宝玉赶紧侧身侍立,来人正是太子妃,宝玉借着行礼的功夫偷偷看了一眼,这位太子妃长得不差。可惜美则美矣,脸上表情却太板正了。
宝玉有些明白为什么他们相处的不好,杜竑表面循规蹈矩,实际上也有喜欢破坏所谓规矩的另一面。而且他本性良善,和他相处,还是态度和软些更好。这位太子妃不止表情,连给丈夫的眼神都是端正的……
这就让宝二爷想起了自己的那位“前妻”,这位太子妃怕是还不如那位前妻呢,唉,这样对太子的家庭生活毫无好处。看吧,人都是自私的,哪怕作为女孩之友的宝玉,此刻也更关心太子的心情。
“殿下,”太子妃行礼,不等杜竑开口就问道:“殿下如何带外臣入花园呢!后面住的都是您的女眷,万一有所冲撞,对这位大人也不是好事。”
这话说得没错,宝玉甚至有几分欣赏,起码能看出这位太子妃明白事理、体贴有分寸。但是,宝玉瞄了一眼杜竑僵硬的表情,显然东宫真正的主人不太买账。皇储殿下天之骄子,而太子妃这样说近乎指责,他心里舒服就奇怪了。
其实要让宝玉来说,杜竑对自己也的确有些不见外,这个行为目前来说的确不太合适。他心中摇头,刚想站出来顶缸,不想小高先站了出来:“太子妃娘娘,方才都是奴婢没有拦住殿下,殿下还以为小贾大人还是十岁的孩子呢。”
按说这样,太子妃退一步,太子开个玩笑,大家一笑了之,这事也就翻篇了。可太子妃偏偏不肯罢休,她居然呵斥道:“殿下想不到的,尔作为太子近侍就该想到,殿下,此人该如何处置?”
宝玉嘴角抽搐,这哪是太子妃,听听这口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教导主任!
事情毕竟由宝玉而起,小高虽然是太监,可宝玉与他也是少年相识。宝二爷站出来道:“小高公公是内监,若论劝谏殿下,该是臣的过失。”
杜竑此刻才开口:“太子妃,是孤带臣子谈论朝政,不意走到这里。孤谈论朝政,小高岂敢开口阻止,他敢开口乱说,孤才要处置了他!贾珏,国家勋臣之后,亦为朝廷官员。这也是你能置喙的吗?”
太子妃不再开口,夫妻俩沉默一会,太子妃就退入了后殿。围观的宝玉木着一张脸,看来这个风格的太子妃,不是杜竑的菜啊。
可小高太监却知道,哪里是太子妃不对,而是整个东宫的女人,都不是皇太子的那盘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