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姐姐饭量小

    霍小翠一边答应着一边快步走到厨房。

    窝头、鸡蛋和酱菜都端到王氏待的主屋去。餐桌是一个破旧的桌子,四周摆了四个小竹凳。

    粗米汤里就抓了一小把粗米。现在看着清汤寡水的甚是寒酸。但是看到这粗米汤,霍小翠就禁不住兴奋,她知道这又是原身的反应。这可是原身一天的能量来源。一天就靠着这粗米汤支撑,只有晚上才有一个野菜团子。

    拿了三个碗出来,霍小翠小心的舀着粗米汤,她知道原身就是因为打碎了一个碗被活活被打死的。米粒几乎都盛到一个碗里,那是给霍王氏的。

    吃饭的时候,完全不是书上说的“古人食不言寝不语”。王氏絮絮叨叨的说着,她嫁给他们爹是多么命苦,他们爹走后一个妇人就要养着两个孩子吃,教导他们以后要孝顺给她养老,其实这基本是说给霍小柱听的。

    王氏温柔的递给小柱一个粗面窝头。小柱掰成两半分给姐姐一半,他小大人似的说着:“姐姐身体还没恢复,多吃点就恢复的快点。”

    小翠不敢接那半个窝头,抬头就看到了王氏凶狠的眼神,立马想都不想推开了小柱的手,“男娃儿要多吃点长个子,姐姐饭量小,喝点米汤就好了。”

    王氏满意的笑了笑,拿起一个窝头就着酱菜慢慢吃起来。

    霍小翠眯着眼睛喝了口米汤,幸福地闭上了眼睛。转念却为自己心酸,这米汤和清水差不许多。但是也没办法,大命不死已是上天眷顾,现在又是青黄不接的冬天,有口饭吃已是不错。

    别管贵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平民百姓特别是农户,到了冬日生活很是拮据。天天白面馒头的几乎没有。天寒地冻的,路有冻死骨的场景也不是没有。

    王氏吃了早饭便拿着放着嫁衣的箩筐出门了。

    见王氏出门了霍小翠也不敢偷懒懈怠。见厨房里的水缸中水已经见底了,遂拿起水桶去打水。村里只有两口公用的水井。一口水井在村东头,一口水井在村中心位置。一般人家都打不起水井,打一口水井需要三两纹银。

    村里有水井的人家屈指可数。李老人家,张老人家,王家磨坊,齐秀才家和里正家里有水井。

    她快步跑过去,脆生喊了声:“杨叔!”。

    杨叔哎了声,眯眼笑着,看到她手里的水桶,着急的走过去,“哎!这孩子怎么身体刚好点又干起重活来了!”。

    霍小翠笑了笑说:“没事,就是活动活动筋骨,躺了这么多天,骨头都生锈了。”

    原身的身子骨小,拎不动一整桶水,只能多半桶多半桶的拎着。来来回回拎了八次才把水缸灌满。站在小板凳上看着水里自己的身影。模模糊糊看不清楚,只依稀看到一个小身影,头发乱蓬蓬的。

    小翠叹了口气,想自己前世虽不算倾国倾城吧,也是靓丽佳人,没想到大命不死穿越到一个小豆芽身上。看不清自己现在的模样,但是应该也算不上好看。手上因为常年干活很粗糙,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也是黑乎乎的看不出本来的颜色。脚上穿着一双破旧的棉鞋。

    太阳已经很高了,小翠眯着眼感受着冬日的太阳,暖洋洋的。

    还未享受片刻温暖,一个粗糙的手拧上了小翠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