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数学奇才
古筝的父母,一对老实巴交的夫妇。
古言,古筝的大弟弟,刚刚高考完,一副眼镜,一身泥巴。
古剑,古筝的小弟弟,在读小学,一身破旧。
“叔叔,阿姨,你们好。”
我上前给她父母打招呼,古筝爸爸“好好好”的吐了几个字,就不知道如何和我对话了。而她妈妈,就站着看着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古筝,你教我铲草咯,我也学一下。”
我打破尴尬,接过古筝手里的锄头学铲草。
这辈子,我就会栽种树木和秧苗,还从来没学过铲草。一锄头下去,结果连草带玉米苗一起都给铲了起来。
(剑)“呵呵,好笨哦,连草都不会铲。”
“呵呵,小古剑,可不许笑话我哦,我是第一次学呢。”
(筝)“你……铲草不是挖地,你别用那么大的力,轻轻的只要把草铲起来就行了。”
随后在古筝的指导下,我开天辟地开始了种庄稼——铲草。
一直以为种庄稼就是体力活,真正干起来,才知道还是有技巧的。比如握锄把,就不能握得太紧,否则容易把手打起血泡来。铲地草的时候不能太用劲,只要能把草铲掉就行了,劲用大了就浪费了。
学铲了十来分钟,就感觉手心火辣辣的。
“哎哟,我真干不来,我还是和小古剑去挖地算了。”
把锄头给古筝,我就跑去和古剑用一种很小的锄头挖一种满地都是的一种小小的植物了。
“小古剑,这是什么东西?”
“麻芋颗,能卖钱的。”
“什么叫麻芋颗?”
(筝)“是一种中药,学名叫半夏。”
“啊,这就是半夏啊?”
看着一颗颗细小圆圆的如珍珠一样的黄色圆颗,我完全陌生。
我拿出手机给简老爷子打电话询问。
“简爷爷,半夏有什么药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的话,可以治痈肿痰核。”
“值钱不?”
“一吨大概在十万元左右。”
“一亩能产多少斤?”
“这个你就要问你林爷爷了。”
“好的简爷爷。”
挂断电话后,我又给林老爷子打了个电话询问。
“林爷爷,一般半夏的亩产是多少?”
“这个就难说了,半夏是中药材中比较难种植的。特别选地,要泥夹沙,不旱不涝。正常情况下,一般一亩种植三百斤种子,可以收成一到三倍。最难整理的是,需要人工除草三到四次,不能使用除草剂。零散在地理的半夏,本身就是一种杂草。”
“好的,林爷爷,我知道了。”
了解所有的情况后,我才挂断电话。
我问古筝的爸爸:“古叔,这种麻芋颗是不是到处都是?你们这里有人成规模的种植吗?”
“庄稼地里到处都是,十里八乡没听说有人种植。这个东西挖不绝的,牲畜也不吃,是麻的。”
“嗯,我知道了。”
随后又干了将近两个小时,直到太阳落山了才收工回家。
回到村寨里,我吆喝一声,就带着古筝的两个弟弟背着背篓去车上拿东西了。满满的两大背篓,吃的喝的,全都有。返回来后,一家人就忙里忙外的开始做饭了。
日落黄昏,家家户户干活的也都陆续放工回家。慢慢的,鸡犬相闻,牛哞声声,马啸阵阵,炊烟四起。好一幅和谐的山村暮炊图,只是让人看了有点心酸。
这么远的距离和贫困的家庭,也难怪古筝两年都没回来了。留在学校,既节约车费,又能找个临时的工作挣点钱,确实也够辛苦的。
古剑把挖来的半夏装在一个竹篓里,又捡了两块石块放进去,然后一边冲水一边摇抖。不一会儿,一小兜半夏就洗的白白净净的,基本上没什么皮。
“呵呵,小古剑,聪明啊,你这是最有效的蜕皮机呢。”
“嗯,这个晾干后,拿到街上去可以卖几十块钱呢。”
“你一天能挖多少?”
“一斤吧。”
“不错啊,都能自己挣钱了呢。”
“哥哥也要去读大学了,我要多挖点,好给哥哥凑学费。”
“嗯,你很厉害,加油。”
小不点儿的话,我听起来怎么都感觉酸酸的。寒门子弟,拼了命的要走出大山,但是整个家庭也因此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节衣缩食,减小开支,最大限度的节省,就是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一点的生活条件。
闲着,我顺便问了一下古言。
“古言,下面那个长头发的人是什么人?”
(言)“我亲幺叔,叫古龙,是个数学奇才。他原来是一个大学的高才生,后来不知道怎么就迷恋上了数学。大学毕业后,也不找工作,一天就钻在屋里写写算算的。”
(言)“有十多年了吧,一直就是这个样子,都是由我爷爷奶奶养着。我幺叔什么都不会做,也做不成,整天就研究他的什么什么数学猜想。”
(言)“现在我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不太做的起农活了,整个家庭只能是勉强能够活命。我幺叔经常是饱一顿饿一顿的,很多时候都是我们给他送吃的去。”
“呵呵,他的名字太特别了,和武侠小说大师是一样的呢。对了,他人正常吗?”
“正常啊,经常教我们数学。我们这寨子的人,只要是读书的,数学都超级好,全是他的功劳。他给我们讲起数学来,完全判若两人,像有神灵一样,比我们学校的数学老师可厉害多了。也就是因为他,我们才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其他的科目。”
“你说说他到底有多厉害?”
“他对数字特别敏感,敏感的恐怖。举个简单例子吧,他看你踩在地上的脚印,立马就知道你的体重。你扔一块石头出去,他立马就说出落地的时间。一个圆周率,他就记得上千位。”
“我晕,这么牛啊?”
“不信我带你去他屋里看看,满屋子到处都堆满了他计算的草稿纸。”
“好啊,去看看这个数学奇才。”
随后我提了一点吃的喝的就和古言去拜访这个奇人。
在古言的带领下下到我停车的地方,再转一个小弯,就到了一户破破烂烂的庭院前,两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正在院子里做事。
(言)“爷爷,奶奶,我姐的同学来看你们了。”
进院子里把东西给两个老人,老人赶紧起来道谢。
“爷爷,奶奶,我们去看看幺叔。”
随即古言带我进了一栋独立的四方土墙房子里。
爬上二楼,放眼看去全是书,古龙正埋头伏在一堆书里写画着。我把手表打开,慢慢打量。
(言)“幺叔。”
(龙)“嗯,随便看。”
怪人古龙头也不抬,继续做着自己的事。
整个屋子,除了书还是书,我看了既惊讶,也心酸。所有的书,全整整齐齐的码放在“书架”上。所谓的“书架”,其实就是用草绳子栓着木板从楼顶上吊下来,完全就是多层的秋千。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秋千书架,叹为观止。”
我忍不住称赞了一句,随即对古言说:“你先回去,一会儿我们上来吃饭。”
“好的,华哥。”
等古言下去后,我才仔细的观察书架上的书,基本上全是数学方面的。书架下面,整整齐齐的堆放着好多农村烧的那种火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公氏和数据。墙角边有一张地铺,用品些破旧的不成样子。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一个奇葩的开关。那已经不能叫开关了,只能说是用两块薄薄的金属片搭在一起,然后用一根线拉着拴在一颗钉子上。毫无疑问,这个家庭已经穷困到连一个开关都买不起了。
我似无意淡淡的说:“当年陈景润先生攻克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草稿纸装了几十麻袋。看了先生现在的情况,我相信一颗数学巨星正在苒苒升起。世界七大数学难题,np完全问题、霍奇猜想、庞加莱猜想、黎曼假设、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纳卫尔-斯托可方程、bsd猜想,不知龙先生研究的是哪一个难题?”
“啊,你……你也知道世界七大数学难题?”
怪人吃惊的看着我。
“龙先生,我也是理科生呢,这是常识。”
“那你说说,起伏的波浪跟随着正在湖中蜿蜒穿梭的小船,湍急的气流跟随着喷气氏飞机的飞行。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都说了,无论是微风还是湍流,都可以通过理解纳维叶-斯托克斯方程的解,来对它们进行解释。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解开隐藏在纳维叶-斯托克斯方程中的奥秘?我们的路径在哪儿?”
呵呵,我的天啦,怪人噼哩啪啦的说了一长串,完全让我瞠目结舌。
“呵呵,龙先生,我不是数学家,我解答不了你的这个问题。如果我能回答的话,我也不至于现在站在这儿和你说话了。”
“嗯,也是。”
怪人应了我一句,随即又陷入了演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