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三观

    罗小雅听他这么说,也不想他太尴尬,对他笑眯眯的说道:“是啊,咱们工薪阶层的人,跟他们两个这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是不一样,不过,有个这样的朋友其实也挺好的,要是我回去给她宣传宣传,我们同事肯定对我刮目相看,觉得我的消费水准其实不低,可惜啊,他们想不到的是,老板娘是我闺蜜,所以,我算是白吃白住。”

    李伟说:“你说得对啊,要不是认识你们,我也不可能到这儿来,毕竟我给自己定的生活费标准有限。”罗小雅好奇的问他:“李哥,你给自己定的生活费标准是多少啊?”李伟冲着她伸出了两个手指,罗小雅一时间有点惊讶,说道:“两千?”任非非也觉得有些吃惊,看着对方一时没说话。

    李伟冲着他们点点头,说道:“是啊,两千。这就是我给自己定的每月生活费标准。”任非非这才回过神来,说道:“李哥,你不是一年有着50万的年薪吗?怎么这么克扣自己啊?”

    李伟对他们说道:“我的年薪看起来是不低,可是,我不是一个人啊。我还要照顾我的父母,还有我的女儿呢,我也要考虑到啊。而且,我深知地区的教育资源的差别,我是想要女儿以后出国念书的,所以我得给她存好教育基金。何况我也是去年才拿到这个薪水的,我在北京买了套房子,房贷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我还有个弟弟,他已经结婚成家了,有两个孩子,夫妻俩都在北京打工呢,两人的收入也不高,我不帮衬着他,还能有谁帮衬着他?还有啊,农村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村子里基本上家家都是亲戚,而且一个村里就两三个大学生,在其他的村民看来,我们几个都是有大出息的人,谁家有个什么事,都会给我们说,出钱出力都是起码的,我爸妈也是好脸面的人,要是有人找到他们跟前,他们也是不好拒绝的。”

    任非非问道:“就是为了这些理由,所以你才这么的克扣自己?”李伟笑笑说到:“其实,也不算是克扣。我现在的生活费比起刚刚上班那会儿可是高多了,那时候,我是尽量每个月就花500到600,基本上就是这个数,如今算是比较奢侈了。”

    罗小雅忍不住想到,万一要和他继续发展,要面对他的一大家子人,还有那些村里的亲戚,有点毛发直立的感觉,她忍不住问他:“李哥,我好奇问一句,那之前你结婚的时候,每个月也是消费这么多吗?”

    李伟说:“要是一家子的话,两千就肯定不够了,不过,最多也不能超过三千。我前妻就是不能理解我的这种消费观,所以最后我们才分道扬镳的。在我看来,她的需求才是不切实际的,包就不能用布的?还不是一样的装东西嘛?衣服只要够穿就好了呀,干嘛买那么多?家里还放不下。你看我,除了单位的工作服,也就是夏天多一身,冬天多一身,至于化妆品什么的更是没有必要,古人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原生态的才是最美的。而且,女生长头发,扎起来就好啦,何必去烫去染,乱花钱不说,还伤头发。你们女孩子莫名奇妙的花销实在是太多了。”他感慨到。

    罗小雅听了他的话,心里十分惊讶,心想,这和自己的消费观确实也差别太大了点。倒是任非非忍不住问他:“李哥,那以后你再婚了呢?还是坚持每个月只能用3000块?”李伟点点头说道:“以后我要是再婚的话,必须找一个和我的消费观念一致的女人,”他悄悄的瞄了罗小雅一眼,继续说:“我觉得,现在有种观点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我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家里要经常“断舍离”要过极简的生活。我们身边的很多东西,有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没必要的,都是没用的。我们要尽量的减少这些没用的东西,过上极简的生活,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心灵的成长。”

    任非非听着,觉得有点儿找不着北的感觉,她问李伟:“李哥,那我请问你,对于你来说,什么东西是必要的?什么是不必要的呢?只有生活的必须品是必要的?可是,据我所知,一个家庭,油烟柴米,电话费、煤气费、电费、各种各样的开销加上一起,肯定会超过你说的这个预算标准。你要滋养心灵,请问你买不买书啊?要是买的话,那什么样的标准才是可以买的呢?”

    李伟想了想,说到:“所以啊,我们那儿还都是老爷们当家,你们这样的小女人真心不会过日子!生活上的费用,省省不就有了吗?我父母都是很节省的人,我给他们的生活费就是一千五左右,也没听他们说不够啊。而且,我自己也花不了太多,平时吃住都在单位,而且我们驻外的人,单位还有各种补助,细算下来也是一笔收入。你说的生活上的费用,也肯定是要尽量节约啊,你看,刚才我们回来的时候,看见你们没开灯,点个蜡烛,这就很好啊,也是个节约的好办法。可是这屋子这么暖和,你们肯定安装了供暖的设备吧?照我看,这就是不必要的开支,你看,你这屋子里地毯也有,厚毯子也有,根本没必要弄这个嘛。最多准备几床电热毯就行了。你这供暖设备一开,得花多少钱啊?”

    他似乎是谈兴大发,喝了口茶又继续说:“至于你说的买书,那更是没有必要的一件事。咱们要读的书,在学校里也就已经读了个七七八八了,剩下的都是一些闲书。没事上网看看基本上也就够了,何况实在相看,现在的书店不都是开放式的嘛,要就去书店里看啊,何必非要买回家里呢?你喜欢的东西,不一定非要拥有啊?”

    唐明骏微笑着看着他说:“李哥,我大概是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说的极简的生活,断舍离的生活,就是把生活中所有的枝枝节节都全部砍掉,只剩下维系我们生命生存的一些必须的东西,其他的东西都是没有必要的,对吗?而且,在你看来,阅读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智能手机也已经足够了,不知道,对于现在说的碎片化的学习和阅读,你是怎么看的?还有,照你的说法,旅游是不是也是没有必要的一件事呢?”

    李伟说:“我是很认同这种生活方式的,可能和你们这样的年轻人不太一样啊,不过,我觉得碎片不碎片的,还是要看一个人的领悟能力吧。去看看风景,我觉得偶尔为之就行了,其实不去也没什么,你看,这些风景美的地方,摄影师可比我们拍得美多了,看看图片也行啊,也不用那么辛苦。城市的旅行更是没有必要了,现在哪个城市都建得差不多,没多大的意思。如今这生活不容易啊,咱们能好好的生存下来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闲功夫瞎琢磨这些有的没的?我以后要是再成家,肯定还会有孩子的,那个孩子的教育经费我也得准备好啊,所以啊,我会把这种极简的生活方式坚持下去的。”

    唐明骏笑着说:“李哥,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了,不过,我倒是有个观点和你不同。我觉得不浪费确实是美德,而且,我们的社会确实是浪费成性,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反思的。而且,从浪费和极简来比较,我是倾向于你的观点的。但是,我觉得这个不浪费,不是说要克扣自己,而且,我们可以在生活上简单一些,但是其他的方面可以稍微随性一些。其实,我们的国家,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就能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我认为有个重要的原因,恰恰是人们那种蓬勃的,压制不了的欲望,因为有了这些欲望,所以才能发展成今天的模样。”

    李伟的这番话,也让罗小雅彻底明白了,她和李伟确实是没有一点发展的可能,大家的价值观太不一样了。罗小雅心想,照这位李先生的观点,除开生活必须,其他的都是没必要的话,她可是接受不了这样的生活。而且,照他的观念,就是生活必须,也要省了又省。她自认不是一个浪费的人,可是也接受不了这种过于节俭的生活。作为一个女人,她觉得偶尔的奢侈生活或者是偶尔买的奢侈品,是一个生活上的彩蛋,也算是给自己的小小礼物。要是照李伟的生活方式,她怕自己会疯掉。而且,据她所知,这不是断舍离生活的真正解读,他只是把自己的这种过度的节约附会在一个时髦的观点上而已。

    唐明骏和任非非也明白,所以他们也没有再这个问题上和李伟继续讨论下去,而是转头开始说起今天的观影活动。任非非说可以去找一些国内不太容易看到的欧洲电影,唐明骏说不是不可以,但是选片是个难题,太文艺的,怕大家接受不了,而且电影的翻译也是个问题,而且音响制品能不能带进国内也是个问题。唐明骏说的让任非非也觉得确实是问题多多,只能放到以后再慢慢考虑了。

    他们转了话题,罗小雅也找不到适合的话题和李伟聊,于是干脆说自己累了,要回房间里休息。她离开了,李伟也没有再呆下去的意愿了,也是告辞回了自己的房间。任非非和唐明骏干脆也回了自己的房间,想怎么腻歪就怎么腻歪。

    罗小雅回到自己的房间里,看了一会儿的ipad,也没有找到什么好看的节目,兴味索然的关上了平板,又躺在床上看了一会儿景色,心里知道,怕是这次回去以后,和这位李先生就是路人了,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自己的缘分在哪里,虽然星空是真的很美,可是她的心里总是有种怅然的感觉。想着想着她就睡了过去,也忘了拉上窗帘,也恰好因为如此,在早上晨曦初露的时候,她看见了一个不同于晚上的星月湖。

    在浅浅的薰衣草紫色的晨曦中,星月湖上雾气升腾,远远的大山成了一抹浅黛色的墨痕,像一幅意境悠远的宋人山水。但是室内却是温暖如春,罗小雅静静的躺在床上,虽然没有了睡意,不过眼前的美景却让她的内心平静下来。她躺了一会儿,好像听见客厅里有什么声音,她仔细听了听,又没有了。

    眼看也睡不着了,她干脆起来,准备出去溜达溜达,刚刚穿戴整齐,就听见了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原来是李伟,说是来叫她去吃早餐,她和李伟走到客栈大堂的时候,里面已经有很多人了。有人是早起去看日出的,有人是起来看湖景的。她自己去拿了简单的早餐,却看见任非非从厨房里钻出来,笑嘻嘻的冲她眨眨眼,她走过去,任非非问她,:“想不想吃面?不过要来厨房吃。”她笑着点点头,于是和她一起钻进了厨房里。等她们出来的时候,客人也散了好多。

    罗小雅吃饱了,觉得脑筋也清楚了不少。早上的那种发蒙的状态好了很多,她想起来没有看到唐明骏,于是问任非非。任非非有几分无奈的说:“他说要去拍日出和这种湖上的雾霭,一早就出去了,可能过会儿就回来了吧。”她的话音刚落,唐明骏的声音就在门口响了起来:“还有吃的没?还有吃的没?我要饿死了。”

    任非非又回到厨房去给唐明骏做早餐,罗小雅慢慢的走到了屋外的大平台上,湖面上的雾霭已经散去,冬日的太阳已经升了起来,温度不高,可是天空蓝蓝的,远山上挂着几朵白云,冬天的山峦是黛青色的,她的心里也像这片天空一样。她想,就算是她没有任非非这样的运气,能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但是,适合她的那个人,应该已经在来找她的路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