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知行合一的成功者

    ——有感于《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

    此番去青海、甘肃、宁夏进行地理考察,临行时顺带了一本书——《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当时的想法是忙中偷闲把这本美国小学教师雷夫着的书读完,并且完成一篇读书心得。说实在的,这个纷扰的世界,让人感动的事件好像已不太多,但也有例外,结果,还没有读完该书,就被其着实感动了。

    其实,这是我数次关注雷夫的基础上一气呵成的写作。我感动,不是因为雷夫曾获得过全美国最佳教师奖荣誉,而是在于他的行动与无私奉献。“我这个老师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创造力,于是,我决定给他们我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成功无捷径,真正的卓越是靠牺牲、试错以及大量的努力得来的”,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据称甚至会漏水的小教室里,雷夫用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用他热忱的教育态度,把小小的56号教室变成了温馨的大家庭!

    也许是翻译的原因,抑或原本就如此,雷夫的语言看上去平凡朴素,我敢说我们中任何一位语文老师都可以随手写出此等文字,但的确未必能做得到,何况一做就是数十载。于是,我决意把《成功无捷径》当作是一份心灵的鸡汤,细细品味这位行动派教师的言论和行为。用雷夫老师的原则“凡是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好好做”勉励自己!雷夫充满激情的执着精神让我感动,看得出,他的教育态度是极其认真的,为做一名好教师更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且确实为了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他不断努力地践行着。

    我感动的第二个原因,在于他全身心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是啊!他是在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创造属于教师的奇迹,所以,同为教师的我,只有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份责任心还远远不够,更要投入贵在坚持的工作热情、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和积极的心态。比如,对于如今如火如荼推进的新课程教学,我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完善新的教学理念,把握教育教学的趋势和方向,研究透彻教改精神应用于自己常态的教学中;我需要经常备学生,关注学生,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对什么感兴趣,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要学会角色转换,帮助并引领他们主动进入学习的状态;我还要关注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自己的科学设计让孩子们学得容易。当然,在教育的道路上需要学生陪伴,“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在快乐的氛围中自然地收获学习果实”是我的期盼,也是我的教育行动宣言。

    第三,25年来,雷夫的教育理想始终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就像一位心灵导师,教导学生终生受用的技巧,引导人格、信念的培养。他认为: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真谛。为此,他不断提醒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他的教育评价,则看重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团队协作和视野拓展等,他将教育目标定位立于人生、生命、发展的高度。所以,平时在我们这里可以被随时挪用或被蚕食的体育课,在他那里却是至高无上的教育载体,第56号教室的体育课目标是如此设定的:学生要每天运动,学生要认识体育基本原则和动作的重要性,学生要随时随地展现优异的运动家精神,学生要明白团队合作的价值,学生要把他们从体育活动中尝到的种种经验应用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还有,他通过教育让学生人人确立“成功无捷径”的信念。“好孩子,行事要努力”,因此成为第56号教室的口号。在这本书中,他也明确提出了“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老师的责任是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这些看似大道理的话,在其娓娓道来的字里行间,也因为其卓有成效的踏实作为及积极的探索行动,变得相当自然而且是那样地具有说服力。你能说不是吗?

    书,还在品读;思绪,绵绵不断;收获,意犹未尽。写着写着,不由得想起了下面一段话: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榜样的力量,犹如坐标,唯有学习,才有机会接近,唯有行动,才有可能超越。

    夜深人静,冲一杯浓香的卡布奇诺,捧于手心,热气顿时蒸腾到脸颊,香味渗透至鼻翼,极富质感的液体触及舌尖,丝般爽滑的口感,唇齿中甘与苦的交融……不觉已经浮想翩翩:徜徉于雷夫快乐的“第56号教室”,我也犹如雷夫的学生那般,深深地迷恋在这理想的“教育国度”之中了。祈愿所有的教师都能够积极、快乐、富有开创性地工作,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快乐地学习、自由地翱翔、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