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苗族的姐妹节

    苗族清水江一带有个奇特的节日——姐妹节,每年农历三月十日到十七日,那里的男女青年都要过一过这传统的姐妹节。

    这个节日是有来历的。

    相传,很早以前,在苗族人居住的深山里几乎全是清一色的女孩子,男孩子极少。这样,使得许多苗族姑娘难以出嫁。怎么办,难道世世代代就这样下去吗?有个叫艳红的姑娘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年春天,她用灵巧的手,做出一碟碟香喷喷的菜肴,带到山外的大路口请过路的小伙子品尝。

    时间久了,还真吸引了不少年轻的后生,他们不但夸奖姑娘的手艺,还和她们一起跳舞歌唱。有个叫山强的小伙子竟然爱上了她,艳红心花怒放,拉着那个小伙子的手,跑回村子,逢人便说:“我找到我的另一半了!”有人问她用什么办法找到的,她就说,是用她的美味牵住了小伙子的嘴,打动了他的心,才把他带回了自己的山寨。姑娘们听了羡慕死了,也跟着艳红姑娘学着做菜,做好了带到大路边,请南来北往的年轻人品尝。说来也怪,不少姑娘也通过这种办法找到了意中人。

    一传十,十传百,这个办法很快传遍了苗族村寨,这一带的苗族姑娘再也不愁嫁不出去了。谁要在这方面碰到难处,拎着盛满菜肴的竹篮就往村外的路口跑,还搭上竹棚,召唤着过往客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行动竟然演变成为节日——姐妹节。

    如今,每逢节日这天,聪明的苗族姑娘并不停留在寻找意中人这点事上,而把节日当作展示自己才华的极好机会。凡是有姑娘的人家,到了这一天都得做出好菜和好饭,那米饭也叫姐妹饭。姐妹饭与一般饭大不相同,用的是很细致的糯米,放在木桶里蒸熟,再染上红、黄几种颜色,晶莹透亮,香软可口。除了供自家享用外,还用来招待亲友,不收一分钱。和过去不同的是,她们并不是为找男朋友,而是寻找一种欢乐,一种气氛。

    饭后,男女青年结伴来到江边,一般是男青年站在两边,而姑娘们却从中间穿过。她们有的羞怯踱步,有的含情伫立,任凭人们欣赏品论。而小伙子们却大大方方地在人群中穿行,跑前跑后地挤着,笑着,挑选着理想的姑娘。夜幕降临时分,互相看中的男女便钻进村林,互相对唱。唱的是当地的民歌,没有固定的格式,现编现唱,信口唱来,表达自己对女方的爱慕之情。有的把嗓子唱哑了,还在唱,一直到东方发白,实在太累了,这才恋恋不舍地回到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