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火焰山来的白葡萄
“豆棚瓜架茶园”是精明的农民罗老四开设在黄河岸上的一个茶馆,生意不错。
这里摆满了茶几、帆布马扎躺椅、芭蕉扇、三泡台茶碗、象棋、扑克等等,还有一座台面仅仅一尺高挂着幕布的小舞台。茶园绷着白布遮阳棚,四周有盆景、小假山和好几架葡萄。
退休教师来了,戴茶色水晶石眼镜的老头儿来了,肚子凸出的乡镇企业家来了。他们落座喝茶、闲聊、听小舞台上女演员唱秦腔和流行歌曲。
喝茶的客人们突然发现,近在身旁的这些葡萄架上已吊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和螺丝般的长丝。好看呀!你看有当地紫葡萄、绿色马奶子、颗粒几乎有乒乓球大小的“巨峰”……更叫大家吃惊的是,这里新添了一架奇特的葡萄,吊着一串一串豆子大的晶莹白葡萄。“这是甚么品种?”客人们问。
提开水壶的罗老四说:“这是前不久从新疆火焰山那里移来的,正是风干后成为葡萄干的无核白葡萄。”
“是吗?你好,白葡萄!”客人们招呼说。
“亚克西!”白葡萄把一根枝条横在架下,就像维族姑娘把手放在胸前一样,鞠躬说,“‘豆棚瓜架茶园’亚克西!喝茶客人亚克西!”
客人们评论说:“多好的葡萄!别说是人,即便是植物也还有个机遇问题呢。看,火焰山葡萄沟里那么多的葡萄苗,偏偏她就有运气有福气跑到兰州附近的黄河边来了。说说吧,白葡萄姑娘,是我们这里好哇,还是火焰山好?”
白葡萄羞羞答答地说:“怎么说好呢,火焰山下的葡萄沟里虽是我的老家,但是吐鲁番盆地是全国最低的地方。那火焰山上的小沟小褶,就像老太太脸上的皱纹,全是赤红的土,寸草不生,太阳一照,满天红光,简直是鏊子……”
喝茶人一个个自得起来,神气活现地打断她的话:“白葡萄,说说吧,我们这儿比你们那里怎么样?”
“那要好得多!”白葡萄说,“首先太阳就没有那么厉害,这里空气湿润,风也不大,而且……而且能在这又温暖又清静的地方舒服地听音乐、看戏!”
“这就对了!那么,你结的这几串葡萄就快快地成熟,让我们不必去戈壁瀚海,举手就能摘取西域美味吧!”
终于,白葡萄成熟了,茶馆老板罗老四喜滋滋摘下几串,用水洗过,然后拿图案精美的蓝花细瓷盘子托着端到茶几上,请喝茶的人们品尝。早就馋涎欲滴的客人哗地围过来,每人摘取一颗稀奇的无核白葡萄放到嘴里。
啊!不甜!比新疆火焰山所产的味儿差远了。众茶客愣在那里,整个茶园鸦雀无声。
震动最大的还是白葡萄自己,她塑在精细的瓷盘里一动不动。现在,她终于明白,自己的葡萄粒儿糖分不足,完全是这茶馆乐园、温柔之乡的太阳没有火焰山那里强烈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