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遮幕山庄

    清晨。蜀中。麒麟山。

    入夏时节,麒麟山的早晨,正是一派清新旖旎的景象。

    微风吹拂着山上的一草一木,碧草叶子上的露珠在东方刚刚升起的一轮红日的映照下发出晶莹剔透的光泽。

    微微的水汽飘荡在山林中,密荫深处不时传来一些清脆的鸟啼声。

    在曲折的山路和苍翠的松林交相掩映之间,一座高大建筑露出气势庄严的飞檐一角。红色高墙带出宽阔的六、七进院落,偌大的山庄门前正上方,一方用上乘松木做的牌匾之上,赫然提着“遮幕山庄”四个遒劲有力的鎏金大字。

    这里,正是赫赫有名的名剑世家慕容世家的所在。

    天刚蒙蒙亮,佣人们便起身整理完毕,前前后后地忙着洒扫庭院。所有的人都各司其职,忙中有秩,肃穆无声,尽显庄园中庄严敦谨的治家风尚。

    山庄的前半部分,是平日庄中主人们处理事务的主要场所,后半部分,则是庄中各房各处休憩的院落。而在遮幕山庄的后殿,沉香郁郁,则历来是慕容世家安放祖宗灵位的地方。

    只听得一件东西扑倒的声音,一阵手脚慌乱,一个正在打扫的小厮匆忙地将不慎推倒的祭皿给扶正。恰逢遮幕山庄的大总管苏青前来查看后殿,看见这一幕。

    “怎么这般不小心?一会儿庄主就要和众位少爷小姐前来拜祭,如此手忙脚乱,你个人受罚事小,倘若因此延误了祭典,岂是我等能够担待的。”

    今天是庄内一年一次的拜祖大典,举庄上下但凡慕容一族都要参加。这也是庄内一年之中最最重要的祭典,总管苏青如此谨慎小心,也就并不奇怪了。

    “小的该死!小的刚才失手打翻了祭皿,实在是该死!”小厮慌不迭地告罪。

    “你进庄有多久了?叫什么名字?”

    “回大总管,小人华清,刚进庄不足一月……”小厮毕恭毕敬,却带着窘迫。

    “罢罢罢。你速速收拾妥当了去吧。”瞧清他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苏青也无意怪罪,摆摆手。

    华清听了如获特赦,忙将祭台打扫完毕,连同其他下人们一同退了出去。

    苏青仔细地查看过每一处,也将后殿的大门关了,退了出去,却看见方才那华清还徘徊站在回廊之下,不肯离去。

    “苏总管。”那少年谨小慎微,欲言又止。“华清……有一个不情之请。”

    心道那小厮不过是一个刚进府的下等杂役,却这般麻烦,苏青听了,将脸一沉。不想那小厮却将个中缘由娓娓道来。

    大抵不过是一段艰辛的往事。

    如今时道艰辛,宋辽两国间的战火尚未平息,再加上天时不济,大宋境内多地都遇到了灾荒,许多百姓流离失所,为了逃难而徒步奔徙百里,时有难民饿殍曝尸于道旁,其状不可不谓之惨怖。

    华清本是关中人士。为避战火,小小年纪随父母携家奔徙蜀地,岂料逃亡途中父母皆死于饥荒,而唯一的妹妹也在乱民阵中被拐走。在他孤苦一人、就要饿死在路旁的时候,幸而庄中大少爷的车马经过将他救下,才得以保全性命。不仅如此,大少爷还命人助华清安葬了父母。华清只认遮幕山庄对他举家有天大的恩情,无以为报,便入了遮幕山庄,希望此生做牛做马来偿还欠下的恩情。

    华清听说今天是遮幕山庄的大日子,只期冀着能参加今天的祭祀典礼。希望能有幸同拜各位慕容先贤的英灵,哪怕就是远远地望着,明日就无端丧命,也不枉来遮幕山庄走这一遭。故此华清特来央求苏青,望他能放自己入后殿。一番陈情,言辞真切,说到最后竟然跪下了。

    苏青沉吟一阵,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好吧。今日,你就在后殿正堂帮着打理祭祀事宜。今后切记要心达、耳聪、目明,好好地做事,好好地做人,勿要辱没了遮幕山庄的英明。”

    “谢谢总管,谢谢总管……”华清连连揖礼,欣喜若狂。

    “你且来,我再与你交代些山庄上的事情,你刚来不久,只怕连山庄上的少爷小姐们都不曾认全……”两人一前一后,径自去了。

    “吱呀”一声,厚重的后殿木门被打开,悠长而静谧。下人们皆垂首施礼,列成两行,恭迎慕容世家满门英义。

    为首走进来的,是一位年在六旬上下,两鬓花白的老者,面色红润,安定自若,无声的步履中透着一股稳健。有经验的江湖人士一看就知,此人有着极深的内家修为。老者面色沉肃,轻抚面前三寸银髯,走向正堂。他的身后跟着两位面容不俗,神采英扬的男子,女眷孙侄,却皆候在殿外。这个人,正是遮幕山庄的当下的主人,慕容长风。

    慕容长风接过随侍递上前燃着的祭香,向着祭台上的众位祖辈英灵的排位拜了三拜后跪下,众人连同殿外的女眷,也都跟着跪了。

    “大燕国慕容氏列祖烈宗在上,今第三十九代孙慕容长风,虔伏叩拜,焚香祷告,祈求我慕容一氏之英灵,保佑我慕容子孙德绵安康,福泽永继。”

    众人也跟着三跪九叩,虔诚跪拜。

    华清站在正堂的华柱之侧,激动地看着眼前的一幕,胸中敬畏之情满溢。

    趁着众人跪下叩拜的当儿,华清匆匆扫过正堂的英义之士,一一辨认,铭记于心,继而又扫向殿外,脑海中回想起苏青大总管的训示。

    慕容一族乃是古燕国皇族之后,六百多年前,那会儿当今的宋朝尚未建立,燕国因着内忧外患为他国所灭。皇族仅存的一支血脉,在战乱中逃离了皇城,隐居在一处世外桃源避世,这一躲就是近百年。

    许是慕容一族不当就此湮没无闻。曾经避世百年的慕容一族中,有一位祖辈在那幽谷之中借鉴自然灵秀之道,悟出了一套精妙绝伦的剑法,将其命名为催风九式,取其剑势疾如风,破长空之意。是以慕容一族得以仰恃其威名重出江湖。而这位先辈的随身宝剑催风剑亦是声明鹤起。不料江湖才人辈出,这催风九式后来竟被江湖侠客窥出了破绽,慕容一族从此声望大不如前。那柄催风宝剑也被封存在遮幕山庄的剑库之中。直至第三十九代孙,现任遮暮山庄庄主慕容长风的出现才有所改变。

    现任庄主慕容长风自幼好习剑术。听闻他七岁的时候,有一次追随父亲到剑库中无意中窥见催风宝剑,便言:他日我必当钻研出催风十式,令这催风宝剑重出江湖。慕容长风庄主一生痴迷剑术,十四岁起便到武林各大门派与人比剑,登门求教,终于在三十岁上悟出了催风第十式,并一举击败了当时剑术江湖排行榜上的第七、第三、和第一名剑客,使催风剑法成为江湖上所有英雄豪杰都闻之敬畏的惊世剑术。从此遮幕山庄便成为天下第一剑。

    慕容长风为钻研剑术,直至三十有五才娶了以南宫九式名震江湖的另一剑术名家南宫世家的小姐南宫紫衣为妻,一时两家联合,概无敌手。

    慕容长风共有三子一女,长子慕容楚。大少爷慕容楚天生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素有侠名。加之得到父亲催风十式的真传,向来为江湖人士所敬畏。这慕容楚娶得也是南宫家的小姐,庄主夫人的侄女,南宫荻。

    却说这位南宫夫人真的是生的天仙一样的相貌,夫妻二人也是伉俪情深。只叹十年前武林正派联手对抗逍遥宫一役,庄主夫人南宫紫衣与南宫荻皆因在阵中受到玄冰掌的重创,药石无灵,不治而亡。

    然南宫荻夫人在弥留之前,生下了腹中已受了寒毒的孩童,也就是慕容家的长孙慕容燕。这孩子亦是十分可怜,自幼因寒毒落下弱疾,在五岁那一年就被送往少林修习少林内功抵御寒毒,至今不曾回过山庄。

    想到这,华清仔细地看了看跪在慕容庄主身后的慕容楚,心中满是感激。也正是他,那一日在路边将自己救起。

    慕容楚身为长子,妻室自不可悬空,后来便由老庄主做主,又续娶了夫人柳如烟。柳夫人虽并非出身望族,但自幼生长于书香门第,端庄贤淑。她为慕容楚留下了一子一女,慕容政和慕容灵。

    此刻大少爷慕容楚的身旁,还立有一位身子不凡的男子,他却是三少爷慕容枫。

    苏青告诉华清,二少爷在很早之前就斩断尘缘,出家为僧,如今依旧在少林。听到二少爷竟有这般选择和际遇,华清很是奇怪。可是总管苏青却似乎要刻意避过什么,对于二少爷出家的因由直接跳过,只字不提。

    随即苏青告诉华清,三少爷慕容枫,文武双全,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物,也是庄主最为疼爱的儿子。他娶得也是南宫家的小姐南宫蕊儿,生有一子,名叫慕容桦。

    此刻站在柱子旁,华清只能悄悄看着三少爷慕容枫的侧脸。他身着一身青衫,体形修长,目如星斗,英眉阔鼻,举手投足间皆是一段风流。

    华清又将目光悄悄飘向殿外,便见到在那群女眷内眷当中,为首的一个,身着鹅黄羽衣,双十年华,生的是闭月羞花的貌,气度更是非凡,心内便料定那就是四小姐慕容羽。

    华清从总管苏青那里听闻,四小姐慕容羽自幼就聪慧异常。慕容羽自幼就对黄芪之术十分钻研,四处求访名医拜师学艺,总算学得一身精妙的医术。虽然她身为女流不能修习家中祖传剑法,但她时常为解救穷人病痛而来回奔走。这麒麟山一带,方圆百里的人都知四小姐道慕容羽是个心极善的人,多半都曾受过她的恩惠。他们既敬佩四小姐慕容羽精湛的医术,又感念她的善心,因此都称她作玉面菩萨。

    就在华清将眼前的众人一一铭记在心之时,慕容长风已然完成一应祷告和拜祭。一时两位少爷轮流执香上前祷告,华清一收杂念,眼观鼻鼻观心,心中默念有词,只盼能告祭这满堂的英灵。

    日头渐重,礼毕,慕容长风命众人先行离开,却单独留下了三子慕容枫。华清依旧立在门外,神情肃穆,不敢有半分懈怠。

    “枫儿,我慕容家虽然家规持重,但也并非是那愚顽不开化的家族。三日后你可将那月姬纳入庄内,但需谨记,不得怠慢了蕊儿,还要叮嘱那月姬谨守妯娌之道。我慕容一家需谨记纲常之道,守得一团和气,才是立家之本。”

    “儿记下了。”

    “去吧。”

    一行人俱散去。

    华清后来才打听到,那名唤月姬的,乃是麒麟山下麒麟镇揽月阁的头牌花魁。只因三少爷一次无意在揽月阁睹得月姬的非凡之貌和惊世才情,才毅然决定将其纳为妾室。这件事一度引起麒麟镇上的一番热议。不曾想老庄主慕容长风竟不是那等顽固腐朽、容不得门第之见的庸碌之辈,欣然同意了这门婚事,并属意三子慕容枫待行完遮幕山庄祭祖大典三日后,将那月姬迎入庄中。

    寻常人家娶妻纳妾,本就并非什么稀罕事,更何况是在江湖中地位非凡的遮幕山庄的少爷娶亲。这原本亦算上一桩喜事。听闻这月姬虽为雅妓出身,却是个别具才情的贤良女子,庄中三少爷慕容枫的兄长和妹妹亦皆是乐见其成。

    三日后,恰逢华清被苏青派去协助打理接亲事务,因而有幸参与此次三少爷的婚礼。

    当日,迎接月姬的仪仗队简单而不失隆重。当花轿被从角门中抬进来,吸引了众多丫头仆人们前去观看。众人都在议论纷纷,这月姬竟是个什么样的好相貌,竟让一向心高气傲的三少爷肯将她带回庄中。

    新娘被喜娘背回新房,正要进门之际,门廊下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华清刚好手提喜皿,不经意瞧见那新娘子的半张脸,不由的倒抽了一口凉气。边厢所有的下人也俱是一呆。

    好个妙人儿。不过是看到了半张脸,华清便只觉终身不忘,只怕就连四小姐都要被比下几分。沉吟了半天方回转神,华清心道三少爷真真是好福气。

    婚礼倒也为庄上增添了不少的欢声笑语,倒也是喜气洋洋,新妇虽然出身低位,但还算大方得体。婚礼之后,遮幕山庄的日子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

    夏去秋来,时光荏苒。

    这一晚,正在值夜的华清打着哈欠,取了火折子,点了灯笼,出了游廊,转去茅房。

    月色不好,云彩层层叠叠将月亮遮了个透,四下里一片寂静。华清睁着腥松的睡眼,看着脚下的路,往前走着。忽然,他听到了一阵轻微的声音。

    华清站定,屏气凝神聆听了片刻,却并无动静,心想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举起灯笼照了照,现在正是三更天,各房应该都歇下了,应该不会有人再走动了。

    在昏暗的灯笼的光晕照耀下,旁边的树枝上一只不知名的鸟忽然惊飞而出,吓得华清脚下一个趔趄。抬起头看着躲在云层背后的月亮,华清暗骂了一句,继续往前走。忽然,他看见东边院子的屋顶上有一个黑影一闪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