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校园轶事

    m老师新到h校任教,雄心勃勃的老校长十分高兴:“创新教育,就看你们年轻一代;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吧。”

    就凭老校长这几句话,m老师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地工作。

    转眼间,半个学期过去了。老校长问m老师:“你是怎么教学生的?”m老师认真地说:“严格说来,我很少讲课,更多的时间只是让他们自己学……”老校长听了面露不悦之色,打断m老师的话:“这些学生的基础极差,教师一遍又一遍地讲都理解不了,不讲课怎么能行呢?不行!不讲课是绝对不行的。”语气坚决得没有一丝商量余地。

    终考前夕,老校长向m老师了解他一学期的教学情况,m老师如实汇报:“绝大多数学生要求老师少讲课……”老校长气得两眼发直。挥手制止m老师继续往下说,顾不得什么雅态,把m老师骂个狗血淋头。

    终考的成绩出来了,m老师所担任科目的学生成绩比校领导预计高出1倍还多。老校长看了,大惑不解!

    话说m老师担任了h校y班语文教员兼班主任,校领导总算长舒了一口气。这也难怪呀——y班无论是学习风气、学习成绩还是课堂纪律都是全校倒数第一。全校教师都视为烫手山芋,惟恐避之不及。

    m老师似乎对此并不在意,课余时常混在学生里头,完全没有老师的威严;上课时,学生也敢有说有笑的,完全没有课堂的肃静。为此,h校长曾多次发出严厉警告:和学生一定要保持距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m老师面对领导善意的警告,总是报以浅浅的一笑。

    “国庆”期间,学区举行多项比赛活动,h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y班多个奖项填补了h校的历史空白。如:书画二等奖、演讲二等奖和作文县级二等奖。于是,《校刊》组稿和美术主编及校“小喇叭”主播都顺理成章由y班获奖学生担任。

    一年后,y班28号学生在期终全县统考时,作文破天荒评得满分。

    看来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客体,做教师切莫暄宾夺主。这话是颇有道理的。

    h校领导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m老师极少时间讲课,m老师自己也供认不讳。为了不使这种“偷懒恶习”在学校蔓延,周前例会上,h校长郑重其事地强调:教师要敬业,勤业,切不可视为儿戏,绝不可做误人子弟之事。并点名批评了m老师的“误教行为”。

    忽一日,“洋思”风刮起,h校长随县教委组织的考察团进行实地考察。回来后大谈“洋思精神”,特别是其“四分钟教学模式”是“最适合我校实情”的。因循守旧的老校长终于肯定了m老师的做法!

    h校在例行检查中,发现m老师安排的学生作文严重超标。在总结会议上,h校长严正指出:大纲要求学生作文每学期10—12篇(首),个别老师不到半学期已达20篇之多,严重违反了教育部“减负”精神,必须立即停止这种违规操作行为,并改变教学方式,适应时代潮流。

    前不久,市教委召开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h校长有幸参加了。回校后,h校长给各班主任下达了一项命令,要求各班主任注重学生的“有效时间”,让学生限时、限量写日记,双休日必须布置作文,违规违纪学生写500字说明书。

    见风使舵的老校长真的可以把学校打造成名校吗?m老师暗自嘀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