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蓝牡丹

    我家的墙上挂着一幅镶在镜框里的“蓝牡丹”国画,是那年一位认识老爷子来自洛阳的知名画家送给我和夫人的。那位画家说这种蓝牡丹很稀少,所以非常珍贵,我也始终很看重它,感觉它很神秘且令人羡慕,所以没事就站在“蓝牡丹”的前面细细观赏一番。

    九朝古都的洛阳地处中原,洛阳牡丹甲天下。眼下正是牡丹花开的季节,夫人喜欢拍照,她不可能马上就飞往洛阳去一品洛阳牡丹的花容,但已经去城阳的牡丹园拍过牡丹了。“拍好牡丹花太难了。”夫人回来说。“牡丹园里有蓝牡丹吗?”我不由有点儿好奇地问,因为我一直还没有去过那里。“噢,好像没看到过。”夫人不太肯定地,接着说,“啊,应该没有吧,听说牡丹的故乡洛阳才有呢。”正因为听说蓝牡丹很稀少,很珍贵,所以我也就更珍惜家里的这幅国色天香且弥足珍贵的蓝牡丹国画。

    其实,多年前我曾利用一次教学观摩的机会,在牡丹花盛开的谷雨时节去过“牡丹甲天下”的洛阳城,和战友一起浏览了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里千姿百态的牡丹,也亲眼见到过珍稀的蓝牡丹。漫游在植物园里,在洛阳军校当教员的战友告诉过我,该植物园的牡丹有9大色系,成片的红牡丹、黑牡丹、蓝牡丹、白牡丹、粉牡丹、黄牡丹、紫牡丹、复色牡丹二乔将园内装点得姹紫嫣红,共有1200个品种。举目四望这片花海,五颜六色的牡丹花犹如彩浪奔涌,但见红牡丹艳若蒸霞,粉牡丹色香兼备,白牡丹清纯高雅,黄牡丹姿色绝伦,绿牡丹色奇出众,紫牡丹雍容华贵,黑牡丹墨中透红,但我最为喜爱的还是蓝牡丹的姿容清香。徜徉在这华丽高贵的万花丛中,在我的印象中最常见的牡丹就是红色、粉色、白色、紫色或黄色,我心中的牡丹不是热情的红牡丹,也不是粉嫩的白牡丹,不太爱过于大众的黄牡丹,也不爱看似皇家气派的紫牡丹,却是我最偏爱这珍稀清幽的蓝牡丹,它是我心中永远崇拜的牡丹之王。

    俗话说,斜插牡丹醉洛阳。唐李正封写道:“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实际上,牡丹花前何须酒,入眼之时人已痴。漫步在园内观赏国色天香的牡丹,人亦喜亦狂,恍然不觉身在何方,只想长相伴。恍惚间,突然莫名想起所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俗语,不觉莞尔偷笑,脸颊绯红了。

    牡丹花下“最浪漫的事”,莫过于李白受命唐玄宗赋诗一事了。那天玄宗醉酒,面对宋单父用他那“幻世之绝艺”培育而出的牡丹,遂命招来诗仙李白在此良辰美景为眼前的富贵牡丹即兴作诗。李白欣然从命前往并在朱丝栏前取笔抒思,顷刻《清平调》三首如斯蓬勃而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在沉香亭畔醺醺然中的李白,超越了几乎是不可超越的市井与朝廷、布衣与天子的社会鸿沟,也超越了真实与梦幻进入物我两忘妙境,豪放并富有曼妙遐想地赞颂天香国色的牡丹,这简直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史的奇迹。唐的胸怀装得下“变易千种、红白斗色”的国花牡丹,而且牡丹花下“最浪漫的事”逼近盛唐时代精神文化自由雄放的本质真实。

    恍如隔世,穿越过千年的历史隧道,我的思绪又回到当代,回到洛阳,信步在人山人海的园里,游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幸好在品种繁多的牡丹群中看到了传统牡丹的四大名品:姚黄、魏紫、欧碧、赵粉,但独缺蓝牡丹中的名品,看看天色已晚只好作罢,留下丝丝遗憾,待别求机缘。

    回返时天色已晚,战友约我去他家做客。战友家就在院校内的家属院里,走进他家的独门独院,夕阳下却发现战友家的院子里居然也有一株蓝色的牡丹。战友说他夫人只爱牡丹花,而且牡丹花之中她最爱蓝牡丹,所以特意栽种了这株蓝牡丹,傲然屹立晚风中的蓝牡丹身姿绰约地摇曳着,显得华美神秘,却不让人感到它孤独,也许是它的只身孤影才使其犹显清丽秀美,在透明如缎的千重瓣层层叠叠下亭亭玉立,一株独秀。

    战友的夫人早就给我们准备了可口的酒肴,我和战友推杯换盏,但脑子里却还是频频闪现着蓝牡丹的幻影。蓝色的月光下,院子里的那株蓝牡丹熠熠生辉,绽放出海底宝石的璀璨光华,我爱蓝牡丹山一般的神秘深沉,爱蓝牡丹海一般的浩瀚宽广,爱蓝牡丹蓝天一般的高阔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