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选妃(二)
皇帝下了朝之后就急匆匆的带着襄阳到了储秀宫。徐连海早就派了人去储秀宫通知了各位千金。
众人听了通报后在储秀宫院内站好了,等着陛下和太子。
“陛下驾到!”一声长而尖细的声音在储秀宫门外响起。
襄阳跟在皇帝身后进了储秀宫。
各位千金齐声拜道:“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皇帝摸了把胡子,抬抬手道:“平身,赐坐!”
宫女太监们忙把椅子搬过来,皇帝拉了襄阳坐在他右侧。
“今日是太子选妃之日,朕知道你们都是家族培养出来优秀的嫡女。经过层层筛选才能进入最后的入宫备选阶段。所以,为你们的家族的荣耀,你们必须好好表现!”
“是!”
皇帝看了眼襄阳。襄阳冲他点点头。
“那就开始吧!”
徐林海向前迈了一步高声道:“第一关,比书法!”
桌上早已摆了笔墨纸砚,襄阳从怀里掏出一幅卷轴递给徐连海。
徐连海把卷轴打开道:“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林沁水不慌不忙的用笔蘸了墨,她平时在家里很清闲,每天除了养花外最喜欢的就是临摹名家字帖。像兰亭集序这种名家大帖更是反反复复的练。
一般的官宦家小姐虽是琴棋书画都学,但是喜欢练字的还是不多,毕竟书法太磨性子了。如果耐性不好,还真写不出好的来。
虽然她不想去争太子妃之位,可是也不能表现太差,让父亲失了颜面。
一柱香过去了,各位千金都陆陆续续的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林沁水看没剩几个人了,这才把宣纸对折交到了旁边的案上。
她走过来时,襄阳看了她好几眼。这女子素净的打扮在一众花红柳绿中格外扎眼。
身着一袭月白纱裙,一根黑木簪将长发高高挽起。看起来很素雅出尘。
襄阳本以为这女子是故意这样打扮来凸现出自己的特别,从而脱颖而出。可第一关比书法的时候,她又觉得不对劲了。
因为好奇,襄阳在众人下笔的时候,一直紧盯着这白衣女子看。奇怪的是,她明明是最先写完的却没有着急交上来而是故意装作继续在写的样子,等到大部分人都交上来了,这才不慌不忙的拿着宣纸走过来。
待她走后,襄阳往那案上一看,果然,墨迹已经干透了,这分明是早已经写好了。
宣纸右上端都有名字,宫女把众人的作品先拿给了皇帝,皇帝细细的翻着。
这些大臣之女平日里习的多是簪花小楷。虽极力想模仿书圣的笔迹,但到底功力不够,反而没了自己的风格。
皇帝翻着这些临摹觉得都大同小异,突然他眼前一亮,笑着抬手招呼襄阳:“你过来!”
襄阳走过去,皇帝指着案上的那幅字对她道:“你看这个怎么样?”
襄阳依言看过去,一眼就被惊艳到了。
纸上的字苍劲有力,像是冬日里的松柏一样有骨感。笔锋处微露锋芒,让人隐隐觉察到一丝冷意。整体跟王羲之的风格相去甚远,但是字体磅礴大气,像是融合了百家之长,自成一体的感觉。
襄阳道:“真是好字!好字!”
襄阳迫切的想知道这是哪个人的作品,展开整张宣纸,右上角赫然写着林沁水三个大字。
林沁水。襄阳在心底默念了几遍这个名字。这名字倒是很小女儿家,跟她字的风格可不太像。
不过都说字如其人,这姑娘也一定是个将门虎女吧。
襄阳把宣纸折好放在案上,抬头朗声道:“林沁水是哪家千金?”
林沁水心中咯噔一声,她暗叫:不好!
“回殿下,是臣女。”她都已经故意不用王羲之的风格而是换了一种完全相反的写法去写,这应当算不合题意吧,怎么还是叫了她呢!
襄阳看到白衣女子开口,皱了皱眉,怎么会是她呢?
“写的不错,没想到你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字却很大气。”
林沁水微微福了福身道:“殿下谬赞了!”
襄阳没有错过她抬头是脸上一闪而过的惊讶。这女子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字写的好,再加上她之前一系列的反常行为,襄阳心中猜到了大概。
她估计是被家人逼着过来的,太子选妃大臣们家中只要有适龄的女儿必须参选。绝大多数人肯定是情愿的,毕竟如果真的选上了,不仅能荣华富贵一生,还能给家族带来荣耀和利益。但是也有人不情愿入选,皇室牵扯的复杂关系太多了,稍不留神,就要送命。
更何况,太子是未来的君主,他的身边缺不了美人,以色侍君可得一时却得不了一世。估计这林沁水就是后者吧。
这女子看起来温柔贤淑,却有七窍玲珑心。再加上她本无心于太子妃之位,日后肯定不会缠着襄阳邀宠,这样一来,就省心多了。
襄阳扫了一眼各位佳丽,转身对着皇帝道:“父皇,今日的比试就暂且到这儿吧。儿臣看她们也很累了,先让她们休息一下吧。”
皇帝心道:怎么就累了?她们明明刚休息过好长时间,精神着呢。
他刚要说话,襄阳就急着道:“儿臣也累了,下了早朝后都没休息过呢。”
皇帝连忙道:“好好好,那不比了,先回去休息吧。”
父子二人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走掉了,剩下众位千金面面相觑。
回宫后,襄阳就直接对皇帝道:“父皇,可以不用再选了,儿臣心里已经有了人选。”
皇帝刚坐下来,茶还没喝上一口就立即站起来道:“什么?你已经选好了吗?”
襄阳点头道:“就是那个叫林沁水的姑娘。”
皇帝皱着眉摸了把他的山羊胡子道:“为什么会选她?仅仅是因为她的书法很漂亮吗?襄阳啊,选太子妃可是大事,万不可如此鲁莽!”
襄阳摇摇头道:“不是因为这个,父皇难道没发现吗?这女子分明不在意太子妃之位,娶了她总比娶那些恨不得天天缠着儿臣的姑娘好多了吧。对了,她是哪家的女儿?”
皇帝想了想道:“朝中姓林的官员不多,也就三四个,能进入皇宫备选的也只有三品以上的大臣的女儿有这个资格。如果朕没记错的话,这女子应该是礼部尚书林修平之女。”
“林修平居一品高位,他的女儿做太子妃其他大臣应该没什么意见吧。”襄阳想了想道。
皇帝赞同的点点头。
“除了太子妃之外,还得再选个良娣。”皇帝说道。
“什么?一个太子妃就够儿臣头疼的了,还得要个良娣?”
皇帝叹气道:“这是大臣们的意思,他们怕太子妃一个人负担不起为皇家开枝散叶的责任。他们本意是要给你多选几个侧妃呢,还好让朕拦住了。表面是是为你好,为咱们大梁好,背地里不还是想着自己女儿即使当不上太子正妃也捞个侧妃当当,一群老狐狸!”
襄阳很无奈:“这群大臣,是不是最近太清闲了,天天盯着儿臣做什么?”
皇帝喝了口茶润润嗓子道:“你早晚都得娶妻纳妾。”
襄阳闷声道:“是!”
“那太子良娣人选你可有?”
襄阳也没仔细看,整场比试,她除了林沁水谁也没记住。
“就选林沁水右边的那个吧。”她随意说了个人。
第二日皇帝就派人传了口谕给各位大臣之女,让她们回府。
“什么,这就结束了吗?不是才比了一场吗?”
“就是啊。我还有好多才艺没展现出来呢。”
林沁水静静听着她们在那抱怨个不停,心里却有些不安。
比试书法时,太子在众人面前喊了她的名字,会不会……
张静姝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悄悄走到了林沁水面前低声道:“恭喜妹妹了!”
林沁水抬起头看着她道:“喜从何来啊?”即使最后真的是她,对她来说也不是喜。
“恭喜妹妹脱颖而出获太子妃之位啊。”
林沁水笑了笑道:“还没确定的事情姐姐不要说那么早。”
张静姝抿了抿唇道:“也八九不离十了。”
纵使心里不情愿,面上的功夫还得做足。林沁水微微屈膝道:“那就谢谢姐姐的吉言了。”
次日,圣旨果然到了尚书府,林修平带着全家到了正门接旨。
徐连海把手里的明黄色卷轴打开,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礼部尚书林修平之女林沁水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朕躬闻之甚悦。今太子年近弱冠,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林沁水待字闺中,与太子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汝许配太子为太子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钦此!”
林沁水跪在地上想:果然还是没逃过!
“臣,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林修平的头重重磕在地上。
徐连海笑呵呵的把圣旨交给他道:“恭喜林大人了!”
林修平笑得眼角的纹路都多出好几条:“谢公公了,日后小女进宫还望徐公公多多照顾。”
“林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照顾好主子本就是我们做奴才的分内之事。”
“父亲”林沁水在旁边道。“徐公公舟车劳顿。想必已经口渴了吧,不如先请进府里让他喝茶水润润嗓子。”
“你看我这脑子,居然还不如我女儿想的周到。徐公公快请进。”说完又吩咐林沁水道:“把你舅舅前几日刚送来的洞庭碧螺春拿过来泡上。”
“徐公公可千万要尝一尝这茶,这是今年新上的,我还没拆过呢。”
徐连海摆摆手道:“不了不了,这等好茶林大人留着自己喝吧,陛下身边离不开人,咱家得赶紧回去伺候着了。”
“徐公公留步!”林修平从婢女手里拿过一包银子塞到他怀里低声道道:“希望公公能多帮帮小女。”
徐连海掂了掂手里的分量后,凑到林修平耳边道:”林大人,咱家实话告诉你,只要令千金不做什么出格的事,她这一生必然无灾无难,享尽人间富贵。大人您也会因此平步青云。”说完转身出了尚书府大门。
林修平看着远去的仪仗喃道:“我此生也不要什么荣华富贵了,惟愿家人一生无忧便可。”
林沁水低着头走到林修平面前唤了声“父亲”。林修平闭了闭眼道:“事情已经成定局,你就认了吧。入宫之后,千万要保护好自己。”
林沁水低着头,不敢看他的脸。眼泪顺着脸颊滴在了裙摆上。
良久,她才回道:”女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