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探花

    顾允听到殿试结果后就和太子告个别匆匆忙忙的回府了。

    院内一个穿着一身青衫的年轻人看到他立刻迎了上去道:“爹,你回来了!”

    年轻人剑眉星目,五官俊朗,满脸自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顾允看了一眼比他还高出些许的儿子道:“真的中了探花?”

    顾长风本来笑着的脸立即垮了下来,非常不满的说道:“你不是知道了吗?还来问我!”

    顾允笑了笑说:“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以为是和你同名的考生呢,没想到真的是你。”

    顾长风一脸得意道:“怎么样?我就说我能中吧,当时你还不相信,真是的,你儿子有那么差吗!”

    “哈哈!不亏是我顾允的儿子,真给你爹长脸。”顾允拍拍他的肩膀大笑着道。

    顾夫人从屋子里出来喊道:”你们爷俩别聊了,饭做好了,赶紧过来吃饭。”

    饭桌上的菜比平时多多了,顾允夹了一筷子鱼放到顾长风碗里道:“你娘今天为了你特意让厨房加了菜,你可得多吃一点儿。”

    顾长风不知想起了什么,突然放下筷子道:“爹,我有件事情跟想跟你商量一下。”他表情很正经甚至称得上是严肃。

    顾长风自小吊儿郎当惯了,顾允还从来没见过他这个表情。于是也认真起来,搁下碗筷道:“有什么事就说吧!”

    “我想去边关!”

    这句话如平地一声雷把顾允给惊着了。“什么?你要去边关?!”

    顾长风解释道:“我小时候就一直想学武当将军,可你就偏偏让我读书,说是状元的儿子不能没有功名。所以我就一边读书一边偷偷学武。现在我功名也考来了,你没有理由阻拦我了吧?”

    顾允疑惑道:“是谁教你武的?”眼睛飘向顾夫人的方向。

    顾夫人嘴硬道:“那他想学我拦得住吗?再说了,男子汉学武功保家卫国有什么不好?”

    “你想想你战死的爹和兄长,万一他也在战场上丧命了呢。我们可只有这一个儿子!”

    顾夫人低下头,过了好一会才说道:“我爹和兄长是为国捐躯,他们死的光荣。长风是我怀胎十月辛辛苦苦生下来的,我怎么能不怕。但是他不能在躲在我们的羽翼下一辈子,不如让他出去历练历练。”

    顾允担心的道:“可是探花郎是要拜授官职的,他这样,陛下能答应吗?”

    第二日,新科进士入金銮殿拜谢皇恩,晚上赴琼林宴。

    琼林宴设在琼林苑中,宴请今年的新科进士,状元榜眼探花都位列其中,场面颇为宏大。

    襄阳还从来没见过那么多读书人呢,她是储君,从小有专人教导。所以很是羡慕宗室子弟能够进太学和别的学生一起上学。

    皇帝欣然应允了她要去参加琼林宴的要求,去让她见见也好,这些人以后都是国之栋梁,多接触接触对襄阳有利。

    晚上,襄阳穿着一身白色常服去了琼林苑。进士们已经到齐了。正围在一起讨论今年科考的试题呢。

    襄阳没注意时辰,来的有些晚,一进门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一个身着红袍的年轻进士站起来道:“这位兄台怎么来的如此之晚,陛下就快要来了,请快快入席吧!”

    襄阳微笑道:“多谢这位兄台!”找了个位子坐下来不再言语。一般在琼林宴上穿红袍的只有状元郎,想必刚刚那位就是了。

    襄阳的疏离让状元郎碰了一鼻子灰,他尴尬的回了自己的位子上坐下。

    一道低沉却隐隐含着笑意的声音响起,“李兄好言好语的招呼着,谁知人家还不领情呢。”

    话里七分调笑,三分揶揄。

    襄阳抬头看向声音的来源。那人身穿一身青色长袍,眉目俊朗,嘴角正含着笑看着状元。

    状元被他噎得说不出话来,自己也觉得有点羞愧,满脸通红。一身大红色长衫的映衬下显得耳朵尖都红透了。

    这人的嘴可真不饶人,一句话得罪了两个人!襄阳对他没了好印象。

    状元身旁有人看不过去了,笑着化解尴尬道:“顾兄还请高抬贵手,今日是大日子,可容不得你胡闹。”

    顾兄?襄阳紧紧的抓住了这两个字。按理来说,能坐在状元身边的就是榜眼和探花,这人又姓顾,莫非他就是顾长风?

    ”玩笑罢了,李兄可别放在心上!”

    状元郎连连摆手:“哪里的话。”

    刚说完,皇帝身边的徐公公就来了。

    “陛下今日身体不适,就不参加琼林宴了,由太子代为参加。太子殿下稍后就到。”

    徐连海说完转身想走,余光却瞥见了坐在门旁边的襄阳。“殿下,您这么早就过来了?”

    所有人的目光又刷的一下集中到了襄阳身上,她只好不自然地扯了扯嘴角道:“额……本宫闲着没事儿,就提前过来了。”

    顾长风眼睛微微眯起,他竟是太子!

    状元李明德率先出来拜道:“我等不知是太子殿下,方才多有得罪,还请殿下宽恕!”

    进士们齐声道:“拜见太子殿下!”

    襄阳抬手道:“免礼,这事是本宫没考虑周全,还望你们见谅!”

    顾长风直起身直直的盯着襄阳笑着道:“太子殿下这是哪里的话,我们不过是臣子,而殿下是君,哪里有让我们见谅的说法。”

    襄阳知道他这是故意在拿话刺自己。这小子真是一点儿没变,小的时候就不讲理,长大了依然如此。不知道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作为臣下,对主上应有的尊敬分毫也不见。

    襄阳看着他故意装傻:“这位是?”

    状元郎唯恐顾长风再开口得罪太子,抢在他前面开口道:“这是探花顾——”

    “臣是这届探花顾长风,太子殿下可知道了?”顾长风打断状元意味深长的看着襄阳道。

    襄阳冷哼了一声:“知道啊,怎么不知道。不就是顾太傅家的那个纨绔子弟吗?!”

    顾长风打开折扇摇头晃脑的道:“非也非也!太子说的那个人是昔日的顾长风,而现在站在您面前的是今日的顾长风,那可大不一样!太子不能因为个人恩怨就不辨是非啊!”

    襄阳知道他是认出了自己,毕竟当时两人都已经到了该记事了的年纪,看着顾长风嘴角那一抹若有若无的玩味的笑,她简直想给他一掌。

    小时候虽然很讨厌但好歹直来直去,不像现在跟个笑面虎似的。襄阳能容忍自己小时候被欺负,但是长大后却还是被同一个人呛住,这让她很不高兴。

    ”行了,本宫今日是替父皇招待你们的。不是来跟你争论的。”

    顾长风也识趣,知道再捉弄下去襄阳就真的要生气了也就闭了嘴。

    这个小太子,比小时候还有意思!

    襄阳起身走到主位上坐下,进士们也都坐下再不敢随意攀谈。

    “诸位随意就好,千万别因为本宫来了就拘束,若论学问,在坐的每一位都肯定比本宫有才华。本宫就是想来认识认识你们,毕竟你们以后都是我大梁的肱骨之臣。”

    状元李明德站起拱手道:“太子殿下谬赞了,我等实在承担不起。在坐的各位都是天子门生,为国尽力是理所当然!”

    襄阳笑了笑道:“这倒是呢。快别说了,入席吧。今日是庆祝赏玩来的,不说这些了。来人,传舞姬乐师上来助兴!”

    琼林宴结束后,襄阳跟他们告个别就先回了东宫。太子走后,进士们也都纷纷走了。

    路上状元李明德埋怨顾长道:“顾兄啊,那可是太子,你怎么能随意顶撞他呢?”

    顾长风不知想起了什么,全然不在意的笑了笑道:“不妨事,李兄不用为我担心,我心中有数。”

    李明德想起了顾长风父亲曾经做过太子太傅,于是了然道:“也对,顾丞相毕竟对太子有授业之恩。就是看在他的面子上,太子也不会为难你的。”

    顾长风微微皱眉道:“不是因为这个,我跟太子是旧相识,小时候见过的。他很有趣为人也很好,这点倒是一点没变。”

    第二日,新科进士入宫接受拜封。

    皇帝于大殿之上宣布封状元李明德为翰林院俢撰,从六品。封榜眼刘明远探花顾长风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李明德和刘宁远都跪拜谢恩,只有顾非然跪在地上沉声道:“陛下,臣不愿接受封赏。”

    皇帝拧着眉道:“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何不愿接受?”

    李明德和刘宁远吓了一跳,没人会想到,顾长风竟然敢公然在金銮殿上拒绝封赏,这可是抗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