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静妃

    十年后

    襄阳正在东宫的院子里练功,师傅玄明真人教她的剑这套凌云剑法她还没完全练熟。虽练了许久,很多动作依然不得要领。

    锦绣也看不出来好坏,很捧场的在一边鼓掌叫喊好:“殿下舞的真好,真厉害。”

    又练了两遍过后襄阳收了剑走到亭子里,石桌上有锦绣早已经准备好的温茶。锦绣很贴心,知道她练剑后会口渴,所以每次都会提前倒好茶水放在一边,等她结束后正好能入口解渴。

    襄阳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喝完后用手背擦了擦嘴道:“这剑法确实有点难,练了这么长时间还是不行,我都快渴了!”声音不算低沉,听上去像个年轻的小公子。

    “对了殿下,今天好像是殿试放榜的日子,听说很热闹的,您要不要去看看?”

    “哦?是吗?等我换身衣服就去。”

    回了东宫后,襄阳对着铜镜仔细的除去了脸上的填充物。

    她十三四岁的时候,师傅就开始教她易容之术,男子和女子的差别这时候就该体现出来了。

    为了避免别人听出来,师傅给了她一种药,连续服用七天,声音就会变得低沉,虽不像正常男子那样低,但也不会让人怀疑是女子。但是这药一旦生效后,她的声音将一辈子也改不回来了,不过襄阳不在乎这些。

    此外,师傅还教了她如何制作填充物,如何制作假喉结。男子与女子外表最容易看出差别的就是喉结。襄阳知道事关重大,学的很认真,不到一年易容之术就用的炉火纯青了。

    玄明真人看没什么大问题过后就跟襄阳和皇帝告了别,去云游了。

    襄阳平时不会把脸改的太厉害,只是贴个假喉结再垫一下颧骨而已。方才练了很久的剑,她脸上身上到处都是汗,她只得卸下脸上的东西,沐浴换衣过后再重新换上。

    换好之后,她看着镜子满意的点点头,镜子里的人眼尾轻挑,鼻梁挺直,一张薄唇微微勾起。认谁看了都要赞一声:好一个俊俏的少年郎!

    襄阳出去的时候正好碰上了刚下早朝的皇帝,她已经长大了,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只会扑到父皇的怀里撒娇。

    “儿臣参见父皇。”

    皇帝微笑道:“平身吧,你这是要上哪儿去?”

    “儿臣听说今天殿试,想去看看热闹呢。”“别去了,早都结束了。唉?对了,今年的探花郎可是你认识的人呢。”

    襄阳不解:“我认识的人?”

    皇帝哈哈大笑道:“你可还记得你六岁生辰那天,你是如何被人欺负着来朕这里告状的?”

    襄阳恍然大悟:“原来是他,那小子不是个纨绔子弟吗,居然得了探花?”

    “听说顾允回去就给他找了个夫子,天天看着他读书。嗯,果然,状元的儿子能差到哪里去呢!其实主考大臣都认为他的文章在新科状元之上,但朕觉得他虽有状元之才却更宜探花之雅,所以才将他点为探花郎。”

    襄阳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笑起来。皇帝问:“你笑什么?”

    “儿臣还记得父皇当初还让他给儿臣当伴读呢,太傅硬是梗着脖子不答应。幸亏太傅坚持啊,要不然就那小子的脾气,儿臣不得让他欺负死啊!”

    皇帝笑着道:“也是,那小子也着实太顽皮了些。”

    “怪不得太傅今天早早的就走了,儿臣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呢。”

    皇帝大笑道:“你是没看见顾允的样子,嘴都快弯到了耳根子哈哈。”

    襄阳踌躇了好久才问道:“父皇今日还是去静贵妃那里吗?”静贵妃是一年前新入宫的妃子,长的美丽又温柔体贴,皇帝很宠爱她,所以她短短一年就从秀女一跃成为了皇贵妃。

    后位悬空,后宫无主,如今倒是静贵妃一家独大了。所以静贵妃在皇帝面前温柔善良,端庄大气。皇帝不在的时候不在的时候很是嚣张跋扈,连襄阳这个太子都不太放在眼里了。几次路上遇见,连个礼都不行,直接走过去。

    皇帝不解:“是啊,怎么了?”

    襄阳低着头闷闷的说道:“父皇都好久没陪儿臣吃过饭了,是不是有了静贵妃,儿臣就不那么重要了?”

    皇帝一愣,反应过来后看着低着头不说话的襄阳有些愧疚。“是父皇忽略你了,走,陪父皇用膳去!”

    徐连海低声冲着身后的小太监道:“去到静贵妃宫里通报一声,陛下今晚不去明粹宫了。”

    小太监弯腰道了声是,急匆匆的跑走了。

    明粹宫里,静贵妃正对着铜镜仔细的描着眉,觉得差不多了她转身问身边的宫女:“你看,本宫画的这个眉毛好看吗?”

    宫女嘴很甜:“好看,娘娘天生丽质,略施粉黛就美的不得了。”

    静贵妃听后笑了笑道:“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喜欢呢,对了,你去看看小厨房备好了晚膳没有,陛下应该一会儿就到了,没有就让他们快一点儿。”

    “是,娘娘。”

    宫女刚走,就又有一个小宫女跑进来道:“娘娘,陛下身边的李公公过来了。”

    静贵妃大喜道:“快请进来。”

    小李公公进来后先是行了个礼,静贵妃道:“公公不必多礼,可是陛下有什么吩咐?”

    “回娘娘的话,陛下今晚要和太子殿下一起用膳,所以不会过来了,徐公公让奴才来传话,让娘娘不必再等了。”

    静贵妃满是笑容的脸突然一僵,但她迅速调整过来道:“有劳公公了,兰儿,本宫记得这个月的月银还有一些,你去取来给李公公。”

    小李公公急忙道:“娘娘,奴才承受不起。”

    静贵妃从兰儿手里结过银子塞到李公公怀里微笑道:“下次陛下有了什么事,还请公公及时来明粹宫告知本宫一声。”

    小李公公连连点头称是。

    送走小李公公后,静贵妃脸上的笑瞬间卸下来了。她满脸怒容,一双莹白的玉手死死的绞着手里的帕子。

    “哼!我看太子这次就是有意的,他看不得陛下对本宫这么宠爱就故意使绊子让陛下不来明粹宫!”

    兰儿端着茶水安抚她:“娘娘消消气,犯不着为了太子置气。喝口茶吧,润润嗓子。”

    静贵妃抬手一挥把茶盏打翻在地,滚烫的茶水撒了一地,茶盏溅到地上碎成了片,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宫中格外明显。

    兰儿知道她是真动怒了立刻跪下道:“娘娘恕罪,奴婢知错了!”

    因为生气,静贵妃艳丽的五官皱到了一起,看不出平日里的一点端庄美丽。

    “本宫现在什么都不想喝!他是太子又怎么样,不还是个没娘的小子吗?本宫现在正得盛宠,他也不怕本宫在陛下耳边吹吹枕边风废了他这个子!”静贵妃气急了,也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了,张口就说。

    兰儿担心道:“娘娘,慎言!”

    静贵妃瞪着她道:“怎么,本宫在自己宫里也不能说说吗?”

    “娘娘小心隔墙有耳!”

    静贵妃满腔的怒火被这句话浇灭了不少,她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按了按额头道:“是本宫糊涂了,兰儿你提醒的对,别跪着了起来吧。”

    兰儿这才站起身来退到一旁。静贵妃走到椅子边坐下,眼睛余光瞟到兰儿的手已经红肿起来。她这才反应过来,方才的茶水有些烫,准是自己打翻茶盏的时候不小心把她烫着了。

    静贵妃平日里虽然张扬,对待下人倒不像别的妃子那么刻薄,而且兰儿是她从自己家里带过来的丫鬟,陪了她好多年,对她一直是忠心耿耿。

    在气头上她还不觉得有什么,气消了后也觉得确实有些迁怒了,于是道:“本宫梳妆的抽屉里有一瓶烫伤药,你拿去抹抹手吧,女孩子家,留了疤就不好了。”

    兰儿感激的跪在地上道:“谢娘娘!”

    兰儿走后,静贵妃一个人坐在软榻上,眼神中的狠厉一览无余。她轻声的说道:“太子,这是你先招惹本宫的,那么就别怪本宫不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