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上奏
韩洛琪生下孩子后,可以一直悄声无息地生活在后宫,明月想过的平静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大臣们上奏的还是那档子事,请皇上纳妃。
并摆出一大堆例子,古代某某皇帝有多少儿子三宫六院有多么壮观,就连他的父皇,都有三十多个儿子和十几个女儿。
而司马朗,竟然只有两个女人和三个孩子,并且韩洛琪还不算数,只能充数!
司马朗还和往常一样,对大臣的奏折充耳不闻。
大臣们见上奏折无效,就考虑早朝的时候当面上奏。
这种皇上避讳的事情,就算当面上奏,也要推出一个合适的人,这人不光能在皇上面前说的上话,还有一定的实权。
思来想去,大臣中最合适的,就是何丞相与温大人两人。
他们一个是丞相,一个是护国将军,都随皇上出生入死过,并且早别的大臣认识皇上,与皇上交情匪浅,只要他们肯进言,皇上总会给他们几分面子。
何广素当场就拒绝了大臣们的请求,他一无女儿可嫁入后宫,二来那些恳求他的大臣,都是家中有女儿或孙女的,他们想给自己拉扯关系而让他出头,何广素不想结党营私,自然不肯这么做,最重要的一点,皇上抵触广纳后宫,他一次次上奏于他无半分好处,很可能会惹皇上不高兴,冲淡了他们的君臣关系。
提到君臣,何广素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无论皇上登基前他们关系有多亲厚,哪怕称兄道弟过,皇上就是皇上,皇上是君他是臣子,除非皇上做下昏庸无道之事,否则他不能时时忤逆,触动皇上逆鳞的下场,就是清君侧。
而且皇上不肯纳妃,至少说明他不是一个纵情酒色的人,这样一个清心寡欲的皇上,就是明君,是南晋百姓之福,他们何苦步步紧逼。至于那些打着为皇上充盈后宫、为天家开枝散叶的大臣无非是想给自己家族谋利益。皇后又不是不能生,她已经给皇上生了一儿一女,皇后不过双十年华,再给皇上生五六个子嗣不成问题,这样皇上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嫡出,兄弟姐妹少了纷争,还少了很多勾心斗角的腌臜呢。
大臣们见说不动何广素,转身纷纷去劝说温达。
温达不是耳根子软的人,可他毕竟是练武的粗人,肠子拐不了那么多弯儿,再加上韩氏经常在他面前哭诉恳求,弄的他心烦意乱,一不留神,就让大伙劝的动了心。
当面劝皇上纳妃他行不来,不过请求皇上给侄女韩洛琪一个名分是可以的。人家一个姑娘家,孩子都生了,原先皇上还耍赖,但孩子长的像皇上这是事实,皇上再也不能不认账。皇上是恼怒韩洛琪越矩勾引,可一个巴掌拍不响不是,要不是他趁着酒劲强拉人家姑娘上了龙榻,也不会搞大洛琪的肚子。
见他吐口愿意劝皇上这个事,大臣们也同意在朝堂上助他一臂之力。只要皇上同意给韩洛琪名分,打开了纳妃的缺口,还愁其他女人入不了后宫?
计划就定在了次日上朝。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说完国家大事,太监用尖细的嗓音喊道。
站在左上首的温达往右迈了一步,走出队伍:“启禀皇上,臣有奏。”
“温爱卿请讲。”
司马朗表面温和,心里却嘀咕,大事早说完了,温达这个时候上奏,肯定没好事。
“臣这几日一直寝食难安,虽说韩洛琪与臣无血缘关系,但论亲疏远近,她也要近于臣的庶出同姓侄子。她落得如此下场,别人可以说她是咎由自取,但臣狠不下心来。她毕竟为皇上育有一子,皇上就算不承认洛琪是您的妃嫔,但总不能让小皇子无名无分。再说多些女人为皇上充实子嗣总是喜事,臣斗胆,请求给皇子和洛琪正名。”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温达后面呼啦站了一溜人。司马朗闷哼一声,他猜的没错,果然没好事。
不过大臣都逼到了这个份上,司马朗再也不能装聋子哑巴了。
“温爱卿,你说的话朕听心里去了,朕赞赏你的勇气,也感谢你为朕着想的苦心,你的提议,朕会好生考虑。”
温达暗暗惊喜,皇上这是松口了?
其他大臣也齐刷刷松了一口气,看来还是大将出马,比他们这些人说话有分量。他们揣测,皇上不是不想纳妃,是想让他们极力要求给他个顺坡下呀。
“温爱卿,”司马朗又说:“你娶何心柔进门也有半年之久,她可有身孕?”
温达一愣,好端端的皇上扯他做什么。
不过他还是老实回答:“还不曾有身孕。”
“你与韩氏只生有一个儿子,要说子嗣薄弱,你比朕还甚,朕可要求过你再纳妾为你开枝散叶?”
何广素脸一黑,心想他敢,我女儿本来就是下嫁给他,他再敢弄个女人回去,看我不打断他的狗腿。
温达瞄了何广素一眼,讪笑着摇头。
司马朗正色说:“朕都不管你内宅的事,你为何要将手伸到朕的后宫,管起朕的私房之事,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
温达急忙下跪,为自己辩解:“皇上息怒,这是两码事,臣子的内宅是臣的家事,可您的子嗣关乎天家兴旺,是天下人的事。”
司马朗更不爱听了,怎么他与自己女人的生活还需要天下人窥视不成。
温达一跪,他身后的大臣们都跟着跪了下来。原来信誓旦旦说的要帮温达说话,现在屁都不放一个。温达内心鄙夷地想,说好的法不责众呢,下回肯定不着这群小人的道了。
“朕当初登基的时候就说的很明白,现在重申一次,朕需设后宫,只要皇后一人,皇后已经给朕生了一个公主、一个皇子,以后,她还会为朕生更多的皇子公主,谁说一个皇后就一定让天家的子嗣稀薄了。朕与皇后的生活,也是朕的家事以后你们只管好朝政,朕的后宫,闲人不得插手。”
司马朗说的威严,语气里有股不容置喙的冷气,让大臣们情不自禁打了个寒颤。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这次是司马朗不耐烦地口气,盛怒之下,他连太监的台词都抢了。
大臣们自然没一个敢吭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