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晚饭后陆陆续续又来好几波探病的。家属区就这样, 24小时无缝紧密接触。老局长在外地住院不方便去看也罢了, 回来了几步路的功夫都不去,少不得被人指脊梁, 得个“薄情寡义”的标签,以后别想工资调级或者转编制的名额了。八十年代仍然是人情社会,人品是大件事。

    徐家这顿晚饭的质量可想而知,才端饭碗, 又有客至。

    徐正则刚吃上, 一富和二贵来了, 夏芳通知的。

    每天傍晚她负责去学校接徐蘅,今天到徐家发现人回来了,赶紧跑去叫了弟兄俩。三人不是空手, 一富捧着箱苹果,二贵左手一只鸡右手两袋麦乳精。

    一富二贵口口声声吃过了, 安景云哪里相信。一富四点半下班,厂区远, 到家得五点多,这会六点刚过,算上赶过来的时间, 怎么可能。安景云给他们一人盛了一大碗饭,各塞付筷子催着他们吃。

    夏芳仍未习惯跟男人们头批吃饭,拿碗想去厨房, 被安景云按住-“舅妈眼里, 你跟徐蓁徐蘅一样的。”

    客气过了就来实在的了, 不消两分钟,一富的第一碗饭已经清光。徐蓁翻了个白眼,安景云还没吃呢。一口锅能煮的饭量有限,当主妇的尽着老的小的先吃,自个饿着等第二锅饭。

    老太太向来吃得少,饭后把冯超叫到小房间跟安歌一起做作业。

    徐蓁盼着妈妈找安歌谈话,但人来人往的不方便,好在父母已经回来,她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也放下来了,高高兴兴管住徐蘅,不让徐蘅到人前凑热闹。这费了徐蓁好大的耐心,傻二二分不清别人的真情假意,客人夸她长大了聪明了,她就当成真的,特别爱在客人面前抢话,其实客人的后一句是对安景云说的,“以后你不用担心了”。

    晚上八点后客人们渐渐散去,等人走后安景云顾不得夜冷,打开阳台窗透气。探病的不能真的打扰病人,都挤在小小的餐厅兼客厅里聊天,主客抽了不少烟,烟灰缸横七竖八的烟头。

    就这么一点工夫,安景云回头一看,徐正则打着呵欠进房,那样子是要休息了。

    她连忙追上去拉住,“擦洗完再睡。”

    回来搭的救护车,但大半天下来仍然风尘仆仆,怎么能不洗就睡?这段时间他们不在家,可家里有老太太,一有太阳老人把棉被垫褥抱出去晒,收拾得干干净净。安景云想到散发着皂香的床单被套,就不愿见到徐正则不讲卫生。

    “累了累了。”徐正则讨饶,“明天早上起来洗。”

    安景云斩钉截铁,“不行!”

    谁不累啊。

    她眼里的固执让徐正则退了一步,他往沙发上一歪,闭上眼睛喃喃道,“行了,过会就去。”

    安景云拉着他的手想拖他起来,“现在就去,过会你睡着了,叫也叫不动。”

    又不是头一回,在卫淑真那里徐正则也这样,说先眯会就去洗,过了会在沙发上睡着了,蹭得沙发真皮上一层油黑。丈母娘跟女婿总是客气的,不能直接讲,婉转着问是不是太累,要不要让卫晟云帮忙替一天。小妹卫庆云不客气了,笑着说日久见人心,原来乡下真是这样不讲究,以前倒不知道大姐夫可以牙也不刷就睡觉,难为大阿姐了。

    从前住在小弄堂的楼上,没地方讲究,可如今住在上只角的别墅里,雪白锃亮的浴缸,卫庆云渐渐“居移气、养移体”。随着年龄增长,她恨不得把过往的小家子气全丢掉,大姐夫又怎么了,虽然有个老干部的爹,也没什么了不起啊。

    安景云要面子,私底下叮嘱徐正则,徐正则知道是知道,但累的时候只想睡一会是一会,好不容易回到家,还不能得个自在。

    两人僵持了一会,脸色都不好看了。

    偏偏徐蘅一头撞上,“爸爸你不听话,家里妈妈最大,大家全要听她的。”

    她的话如同火上烧油,徐正则用力抽回自己的手,起身大步往外走。

    “哎这个时间去哪?”安景云压着嗓门追问。

    家里有老人,徐正则也压着声音,“出去静静!”自从安景云不听他的,擅自安排一富的工作,又拉着夏芳二贵搞业余扒分,他早就窝了一包火。

    他俩一闹,三个女儿都出来了。徐蓁抢着按住大门把手,警告似的喊道,“爸爸!”

    徐蘅察觉到自己说错话,大水泡眼红彤彤的,憋着两汪泪,哭唧唧地扯着安景云的衣袖,躲在她身后。

    安歌站在小房间门口,静静地看着他们,但也是不赞成的神气。

    徐正则突然发现,孩子的话是真话,这个家确实由安景云做主,不要说女儿们,大概连一富二贵也只听安景云的。他一阵灰心,掉过头轻声说,“我下去抽支烟,就回来。”

    夫妻多年,安景云连忙道,“我陪你一起。”

    “不用。”徐正则勉强挤出个笑容,“时间不早,孩子们也该休息了。”

    徐蓁觉得应该是自己陪爸爸下楼,好好劝他,可她还没做好作业,更别提预复习了,一想就犹豫了,不由自主避开安景云期盼的目光。

    安歌回身加了件外套,简单跟老太太解释两句,拿着手电筒追下去,“妈妈,我带着钥匙。”

    下楼后她没追多远就找到了徐正则,后者缩在围墙一处凹处抽烟,黑暗里烟头的红星一闪一闪。

    安歌关了手电筒,站在他旁边没吭声。

    说啥呢,别趁年轻伤害自己身体,再过十来年就不行了?

    别跟妻女斗气,这世上最爱你的人也只有她们了?

    不,这时候的徐正则也就是个三十来岁的爸爸-他是独子,又是最小的,差点是个宠坏的大少爷,然而生活并没放过他。

    徐正则抽完一支烟,跟着小女儿的目光看向三楼,那儿一间亮着灯,一间暗着。

    “我没用,什么都不敢,还拦着你们奔前程。”他幽幽地说,“毛毛,幸好你姓安,是安家的孩子。”

    安歌认真纠正他的说法,“我是你和妈妈的孩子。”

    徐正则不说话。

    “世上有无数人姓徐,无数人姓安,一个姓而已。追溯到几千年前,都是凑在火边烤肉的原始人。”

    这孩子,徐正则笑了笑,“怪不怪爸爸,一直劝你别留在美国?”

    安歌摇头,“本来就不想留在那,从没动摇过。我的理想是当飞行员,以后有可能的话当宇航员,别的国家不会培养我。”

    徐正则抬眼看向夜空,“要是你妈妈反对呢?”

    “你们生我出来,我没办法反对。怎么过我的人生,我还是可以决定的,妈妈说了不算。”安歌挽住父亲的胳膊,“爸爸,我想当飞行员,大姐想当作家,二姐想当护理。我不会特别高看我的理想,也不会觉得别人的有什么不对。每人有自己的路要走,别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别人说什么,有什么要紧呢。

    然而徐正则没感受到她潜在的意思,只是惊讶地问,“蓁蓁不是想学医?”

    “她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学医将来是专业人士,既可以保证生活来源,还可以便利照顾家人。”

    徐正则若有所思,“我们给她的压力?”

    “就算是,她扛不住压力,也不能怪别人。”安歌不觉得父母必须支持儿女的理想。

    “那你呢?为什么想当飞行员?科学家不好吗?你成绩那么好。”

    安歌笑道,“不影响啊,当科学家也得有个具体的专业。我年纪小,先读能源动力,或者工艺设计,到十八岁再上第二专业,飞行技术。”

    徐重跟本地人武部的部长是老战友,徐正则对招飞流程也知一二,在高二就开始初选了,基本上不招女飞,所以对小女儿的话一向是听听而已,反正现实会教她改变主意,没想到这孩子已经有了计划。

    他怕孩子将来失望,提醒道,“没听过谁有第二专业。”

    “将来的事谁知道呢,事在人为。”安歌打了个喷嚏,摇着徐正则的胳膊,“我们回去吧,一支烟过去了。唉,爸爸,你们当大人的,老是问我们将来有什么理想,你们的呢?”

    徐正则失笑道,“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想,半辈子过去了,就指望你们了。”

    哪还有另外的半辈子啊。

    徐正则没听到女儿的声音,低头看去,毛毛眼里亮晶晶的,吓了一跳,“怎么了,感冒了?我们快回去。你跟下来干什么,我抽完烟就回去,难道还能离家出走?”

    安歌跟着他走,好半天才慢吞吞地说,“离家出走也可以,只要你高兴,有事别闷在心里。”

    徐正则搓搓她的额头,“来,自己搓面颊,吹了冷风只要搓搓脸就不会感冒。”一边又好笑,“那你妈还不得急坏?我下个楼你就跟出来,离家出走你们怎么办?”

    他的手指带着烟味,安歌撅撅嘴,“二手烟。唉,爸爸,你就算不管我们,也要考虑爷爷奶奶。”

    “知道了,以后我尽量少抽,今天家里有客人。”在早慧乖巧的小女儿面前,徐正则真是一点火气都没有了。是啊,为点小事跟景云吵架太没意思。安景云不说,他也知道分居两处的两个老人都离不开她的照料。她也是希望家里的生活能好些,本身又能干,他怎么一时糊涂。

    徐正则没想到,第二天学校老师就找安歌的家长谈话-为了了解安歌的想法,学校可是兵分两路,一方面找家长,希望家长配合掐灭早恋苗头;另一方面,又请了一位女老师跟安歌谈心。

    安歌见初中的班主任找自己,立马猜到用意。

    未婚的男班主任不方便跟小女孩谈早恋的事,这种工作还是留给中年女教师更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