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军神

    离开杭州之前。

    苏南召集列小虎,余泊远,潘匡孙昌顺以及白袍军所有的连级以上的军官召开一个简单的会议。

    做了一个简单的决定,就是宣布朱微妮成为新明朝的皇帝!

    众人膛目结舌当中,苏南就宣布会议结束了。再大的震惊也让他们回去自我消化。

    苏南懒得解释,有些时候做事,不要拖泥带水,就凭威势强压,相信这个民族强大的适应能力,很快就会适应一个女皇帝的现实。

    历史上又不是没有过,武则天不就是么?

    然后,自己就偷偷的加入了王大壮的商队,一路前往云南。

    白袍军大小适宜都交付给了朱微妮。

    自己离开的日子最少半年,这半年对于朱微妮来讲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测试!

    苏南对朱微妮充满希望,这个女子还是识得大体的。更有一颗慈悲心。缺的无非就是杀伐心!

    这个苏南自己有,不需要朱微妮具备。

    况且现在的白袍军架构,军队调动是直属指挥部的!民政上已经各自成了体系,都是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各个府都是独立运转的!

    行政分开,军事分开。

    就算是立了皇帝,皇帝也就是个空架子。所有的官员任免都有一整套的遴选程序。并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

    皇权是尊贵,但是没有实权!

    虚君共和的架子已经拉开了!

    剩下了需要的就是时间去让大家适应!一旦这个骨架深入人心,苏南甚至考虑好了,下一步准备开放民选程序!

    封建奴隶社会的种种恶习,全部一下子打乱,注入二十一世纪最先进的管理体系!

    任何时候,不要指望什么明君,什么清官。

    高度集中专制皇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高度集中专制皇权,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造成皇帝独断专行,选官制度不民主、不科学,产生腐败问题严重。

    君主过分信任皇亲国戚,宦官。危害国家安全。专制皇权对待本族人,对其他民族实施打压。容易发生动乱,造成国家不稳定。

    加强了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造成百姓的苦难加深。

    加强专制皇权,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活泼发展。这种制度又往往取决于君主个人政治品质的优劣,因为皇帝个人因素对政局影响巨大,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外戚干政等)可以说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副产品。其消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越来越大,特别是明清以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也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帝的错误决策会对国家造成灾难。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唯一能指望的是制度!

    因为人性并不是现在以为的那样,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是邪恶的!

    若是不将它关进一个制度的笼子,任由人性发挥,那就是无休无止的灾难!

    苏南如是的想到,记忆中的制度还有很多没有实施。苏南知道不能操之过急,江南的试点会为今后的整个中原施政汲取很多的经验!

    经过漫长的旅途,终于到了云南省最南端,隶属西双版纳傣的勐腊。

    一个暖洋洋的午后,苏南一行到了云南勐腊县城东北,曼它拉路曼嘎村。

    这里是李定国一直坚持抗清的大本营。

    抗争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物资。所以,一开始王大壮主持的商会就一直跟李定国的后勤采买搭上了线。

    这次是专门送来一些兵器箭矢的!

    退到勐腊的大西军已经不过几千人。毕竟处于茫茫十万大山之中,各种物资奇缺,虽然衣衫褴褛,面带菜色,依旧在坚持!

    可敬可佩!

    苏南行走在其中,左右巡视着眼前的大本营,暗自思量着该如何帮主这些华夏好儿郎们!

    一个哨兵大呼,“你是谁?四处张望什么?我怎么看着你像吴三桂派来的奸细?刺探军情么?”

    苏南暗自苦笑,李定国凭着几千人能一直坚持到现在,绝不是偶然的,就连一个哨兵的警惕性都是这么高!

    王大壮赶紧道:“我们是兴隆商号的!给你们送兵器的!”

    哨兵的目光这才缓和了许多,“哦!知道了!”

    苏南看了看哨兵身后的那座木头房子,“你们晋王就在这屋子里吧?”

    哨兵陡然长枪一抖,指向了苏南的咽喉,紧张万分道:“你到底是谁?说!”

    苏南淡淡的笑道:“我是想这位好汉进去给你们晋王通报一声,就说有故人来访!”

    哨兵陡然大喝,“来人啊!给我拿下!”

    苏南身边跟随的伙计陡然亮出兵刃护在苏南的身边!哨兵的大喝引来了无数大西军的士兵,训练有素的将苏南一行人围在了中间。

    王大壮赶紧解释道:“不要误会!不要误会!我家首长真是找你们晋王有事商量的!不信,你让你们晋王出来看一下就知道!”

    外面的喧哗惊动木头房子里的李定国。

    李定国三十多岁的年纪,已经是满目沧桑,头发杂白!

    十六岁从军,将近二十年的戎马生涯,曾经踌躇满志,威震天下,最终在猪队友的帮助下,抗清大业功败垂成!

    如今困居南疆,日渐式微,再难反攻!恢复往日雄风!

    苏南看着三十多岁的一代军神华发早生,不由得不胜唏嘘!

    一代军神,时也,命也!

    李定国从一出来直接就盯着中间无比淡定的苏南,总觉得有些眼熟,只是这么些年戎马倥偬,哪里记得那么多事。

    苏南微微一笑,“定国兄,别来无恙啊!”

    李定国陡然浑身一震,手指虚指,“你..........你好大的胆子!你怎么敢来这里?”

    苏南和三秦营曾经的四川给与了大西军致命一击。按理说白袍军跟大西军仇深似海!

    李定国之所以惊讶,正是认出了这个人正是那年在四川放了自己一条生路的苏南!

    身为白袍军首领,居然孤身一人来到了仇敌的阵中,怎么不令人惊讶万分?

    苏南微微一笑,“怎么说大家都是旧相识一场!难道这异地重逢,也不请我喝杯茶?”

    李定国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下令道:“没事了!是我的故人!”

    警惕的大西军士兵这才四散褪去。

    苏南昂首向前,也不待李定国招呼,越过李定国,径直进了小木屋。

    小木屋里的陈设很简单,一张木床,一张小木桌。

    苏南反客为主一般自顾自的走到桌子前,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这个地方好啊!群山环绕,易守难攻!”

    李定国有些凝重的看着苏南,“侯爷已经占据江南半壁江山!不在江南享福,爬山涉水的来这天南偏僻之地,做什么呢?”

    苏南笑了笑,“晋王消息还算灵通。那晋王应该听说太子已经在上饶登基了吧?”

    李定国点点头。

    苏南的来的太过突兀,而且天下大势,苏南是唯一能和满清鞑子掰掰手腕的!

    听闻之前太子就在杭州,苏南为什么不拥戴太子,也不自立!而且还放任太子的上饶登基呢?

    就跟当初在四川,明明有机会将大西军斩尽杀绝,却出人意料的放了自己一马。

    李定国到现在都没搞明白这是为什么?

    苏南在李定国的印象中,完全是捉摸不透的!

    苏南大马金刀的坐了下来,“那晋王怎么看呢?”

    李定国沉吟了下,“那还不得看侯爷你的脸色!”

    苏南饶有兴趣的道:“怎么说?”

    “无论是金声恒还是李成栋都是写反复小人,说起来是反正。其实不过是因为对满清的封赏不满而已!这样的主帅可想而至他们麾下军队的战斗力!一支铁血军队,是不会受到功名富贵影响的!”

    苏南甚为赞同的点头。

    李定国继续道:“江西广东已经连成一片,看起来势大!只是仓促中建立起来的势力。难以形成合力。若是侯爷的江南保持威势,长江沿线的十万东江镇精锐动弹不得,那么也许还能坚持个几年。若是侯爷不闻不问。任由十万东江镇绕道南下,那新朝一个月都坚持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