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成长
“呵呵……人家这是想要和稀泥呢!”
原来,齐家的管家收到客厅这边的消息,来不及回来通知齐福,只好跑去给齐福搬来了救兵。
“宋师爷,你看今儿这事,能不能缓缓……”齐老爷一见齐老太太的模样,顺坡下驴,腆着脸过来求情。
“齐老爷,还请你将少爷和府上管家交出来,令郎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国法,不是宋某能缓就缓的,假扮官差,胡乱抓人,动用私刑,还强抢民女,这些可不是罪,进了县衙,县令大人自有决断!”
“放,屁!有谁看见我家福儿抓人了,就算抓了人也是府里下饶主意,还动用私刑,我家福儿还怕脏了自个儿的手的,不过就一个村姑,还强抢民女,我家福儿能看上她那是她的福气,你们也不去县里打听打听,有多少姑娘排着队儿想要进我们齐府!有错有罪的是那些个撺掇这我家福儿犯错的下人,你们不去抓那些个罪魁祸首,反倒来祸害我家福儿来了……真是岂有此理……”
宋师爷话音刚落,齐老太太就拄着拐杖着了急,连脏话都骂出来了!
宋师爷一时间脸黑如墨,沉得能滴下水来。
齐老爷掩面不忍直视自家老娘的丑态,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温婉儿和掌柜的都惊呆了,也都佩服的很,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无语了。
“来人,抓人!”宋师爷已经懒得磨嘴皮子了,直接下了令。
县衙的官差也都早就无语了,一听命令,立刻冲进了院子里,少许人去了院外寻找管家。
齐老太太一见此景,大声嚷嚷起来:“反了了,反了了,光化日之下,官兵就敢进府随意抓人,真是视国法于无物,我要上京,我要告御状!”
“噗嗤!”温婉儿实在是忍不住了,宋师爷也有点绷不住的扯了扯嘴角。
齐老爷直接扭头站到了一边,不做其他举动。
掌柜的一边憋着笑一边道:“可不就是反了了,这光化日的随便抓人,哪里还姑上什么国法!”
“是吧,是吧,老婆子要上京,要去告御状……”
温婉儿被齐老太太的脑回路给震撼了。
“娘,您别了,你们还愣着干嘛,还不扶着老太太回屋里歇息去,这几日给我看好了老太太!”齐老爷都快哭了。
一众下人被齐老爷一吼,急忙连拉带拽的拥着齐老太太走了。
齐福被衙役抓出来的时候,身穿亵衣,显然是准备上床睡觉,被官差扭着胳膊拖出了屋,还挣扎不休。
“来人,来人,快去找我奶奶来救我……”
“堵上他的嘴!”宋师爷烦躁的挥了挥手。
“师爷,齐府的管家已经抓到,直接押到府外了!”
“齐老爷,宋某这就回去了,待县令大人审完了令郎,自会贴布告公之于众!”
“宋师爷,还请在大人面前多多美言,有何需要,我齐府定全力配合!”齐老师大步跟着宋师爷一行人,弯着腰,边求情边作揖,为人父,家中出了这般子孙,他这个当长辈的责无旁贷。
宋师爷冷着脸,不再开口,众人径直出了齐府,直奔县衙。
“快快快……县衙贴出告示了!”
“肯定是齐家少爷的判决下来了,走走走,快去看看,这个祸害总算是得到了报应了!”
“就是,老爷终于开了眼,这叫恶有恶报!”
……
“枣花姐姐,这几日作坊就先别开门了,且先照顾好你爹,以后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别在忍着,一定要第一时间先告诉香满楼的掌柜的和莫先生,不然就第一时间给我送信也行,可别再……”
“我知道,我爹就是怕太麻烦你们,这才……以后不回了!”
陈枣花满眼泪水,紧握着温婉儿的手。
“麻烦什么,都是乡里乡亲的一家人,这次好在没出什么大事,不然有你们后悔的!你放心,如今县里的人都知道咱作坊不是好惹,想必日后想来找事,也会提前掂量掂量。”
温婉儿何尝不明白陈二郎一家的心思,县城的豆腐作坊让他一家忙活,已经是大的恩德了,遇到点子事情,能忍也就忍了,何必再多找麻烦,只是他们心善,却挡不住恶人心狠啊!
莫先生收到了掌柜的传信,也连夜赶了回来,对于齐福的罪行,自然也是下了手的。
李洪江深知温婉儿一家的真实身份,更是不敢有丝毫徇私,加之本身就公正严明,自然对齐福的判决叫人心服口服。
齐府管家直接判的流放,齐福判的牢狱十年,不许家人探望,终究没有闹出人命,就算之前也有过类似事件,但因为不涉人命,判牢狱十年,已是重牛
至于齐福能不能挨过这十年牢狱,那就不得而知了。
其他参与人员,皆下了大狱。
“我的儿啊,你的命好苦啊……”温婉儿与温德祥正和陈枣花道别,准备回村,这在县城耽误了一一夜,还不知道土地庙的大家伙担心成什么样了。
这还没来得及上马车,就听到了一阵熟悉的哭嚷声!
陈大奶奶又来了……
“婉儿,德祥叔,你们先走吧,我奶奶我来应付,没事儿的,我制得住!”陈枣花看到陈大奶奶以及跟在她身后的陈大郎一家,面色不改的送着温婉儿上了马车,转身冷着脸子迎了上去。
“婉儿,这……”
“爹,我们回去吧,枣花姐姐经历着这回的事情,想必日后该怎么做,心里也是有谱的,走吧!”
“哎!驾……”
人总是要长大的,陈家大奶奶终究是陈二郎的娘亲,那怕就算是糟心的亲戚,也该由陈家人自行解决,有些事情,是不能一直帮的。
好在陈枣花也没让她失望,独自迎了上去!
县城豆腐作坊家的闺女勇救其父的案子引起了轰动,大家伙对豆腐作坊也都有了敬畏之心,生意更好了不,前来买豆腐的人也都少以往的轻浮之心。
加上香满楼的掌柜的时不时就到作坊前找陈二郎聊,叫人看在眼里,心里也都有了数。
经此一事,连带着齐云村也算是在县城里落下了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