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公敌般的华家
族谱这东西只要是大家族都有,并且还是成为系统记录的,并且还是以男子为主体,少数以女子为模板,将招赘和男宠填上。
花家历时多年,自然是有族谱存在的,并且记录的相当完备,怎么看都是厚厚的一沓,直系旁系错综复杂,嫡出庶出皆在其中。
本来花江明的身份,族谱上必然会立刻填上,妻儿名称,小妾多少,又生了多少孩子,分别是什么身份,天赋如何等等。
但因为华家那边的手续没办理清楚,所以此事便一直耽搁下来,花江明最后有点生气了。才想出这么个损招,让华家总算是着急了。
“华家以为生下儿子之后,华映乔的身份已经稳固,所以没有必要遵照合约了吧。”花渊朔感觉心头好苦,还能这样打鱼晒网的耽搁吗?
只是华家万万没有想到,花江明还留了一手。不管是正妃侧妃,首先要被夫家承认才行,这个承认就是公开上族谱。
若是不在族谱上留下名字,那么余下的事情就不好办了,就算是有仪式公告出去,也无非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尴尬的孤悬在外。
难道华家从头到尾都没想过,华映乔在花家就算是生儿育女,也不过是不妻不妾的存在。正妃虽然是有婚约,但是没有上族谱。
侧妃也不是,夫人也不是,甚至连小妾也不是。那十几年间华映乔算什么?甚至他们这些外孙又算什么?华家是从来不曾想过的。
无奈的摊开双手,花江明表示不只是花渊朔一个。“你们的出生都有相当详细具体的资料,可是除了你的几个姐姐之外,自你以下都不曾登名。
已经为了华家耽搁了十几年,总不能继续无休止的耽搁下去,华家既然如此不上心。不曾完成当初的约定,那么华映乔便不算是为父的妻子。
就算是不将华映乔送回家去,为父总不能一直没有妻子,只能先重新娶个正妻回来。也好把孩子们的名录都上族谱,而后再跟华家慢慢撕扯。
提前知会华家一声,已经是相当仁至义尽。”花江明表现的相当无辜,事情大概就是如此,不过一些隐藏方面就要花渊朔去思考。
那些年正是花江明孩子诞生的最多最快的时候,那么多孩子都耽搁着不能上族谱,华家认为只要再过几年,花江明必然会妥协。
固然不想接受华家这门亲事,也总不能让孩子没名没姓的在外飘着,华映乔自然就能够被承认。华家也不用继续投入,那么巨大的一笔钱财。
这如意算盘还真是打得挺好,却没想到花江明更高一筹,既然你华家无力完成约定。甚至可以说完全无此心,那么就别怪花江明毁约。
直接将华映乔扔到一边去,重新正式迎娶一个妻子,反正这些年华映乔无论在花家内外。都不是什么正式王妃的身份,花家人出去是从来不承认的。
所以花江明也就一直保持着,如此诡异的单身身份,即便是早已经姬妾成群。即便是已经有子嗣无数,花江明也从来都是单身。
所以花家的夫人们出去外面交际之类的,从来不跟华映乔有任何的拉扯关联。反倒是承认秋流诗为首,即便秋流诗仅仅只是侧妃。
可作为曾经花江明的正式未婚妻,现在又是与正妃相差不多的侧妃,掌管着花江明的一切私务。可以说花江明的女人之中,几乎都是以秋流诗为首。
苦涩无比的笑着,花渊朔开口说道。“华家是商人出身,投机取巧些本也应当,只是贵族们的规矩他们始终不清楚。”
华家自然是也有族谱的,不过还有一些隐藏的规矩,是发家太快毫无底蕴的暴发户华家不懂得。他们以为像是宫里那样,得宠有封有子就好。
却不知道贵族们的妻子,即便是一个小妾都有无数的门道,更何况还是正妻这样慎重的身份。并不是举行了一个婚礼,就能够代表什么。
更何况举行婚礼的时候,华映乔的装扮以及仪式的规格,远远是配不上亲王正妃这个身份的。甚至连族谱都没上,只是进了花家门。
算是举行了一个仪式而已,甚至连仪式都不曾举行结束,剩下无数的繁文缛节还不曾开始。
“别怪当时为父心狠,花家只看血统如何,培养上只要是为父的子嗣,无论嫡庶都是一样的待遇,顶多就是分辨下直系旁系。
当时你都已经十余岁,若是还不能将你的名字落下,已经突破玄徒的你,出关后应该如何算,那时候必须有个定论了。
正是因为知道这个规矩,所以华家那边不仅仅是懈怠此事,而是直接停办此事。持续一年不曾有动静,完全停止了对条约的执行。
为父也正是以此为借口,才能公开消息要娶妻。当时各大家族贵族都在场,条约内容也并非是保密的,华家首先拒绝履行条约,与花家无干。
你可知消息放出后,华家主屡次上花府来被拒之门外后,之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所有的东西都补齐,甚至是绰绰有余。”花江明冷冷的开口。
如果说是无力履行条约也就算了,但是华家分明是有能力履行,却装模作样的想耍赖。结果花江明认真起来,华家立刻就不敢偷懒。
反正消息已经正式公布出去,花家往外发一个通告,首先数落华家言而无信。其次说明华映乔尴尬的身份,而后表明花江明娶妻的意愿。
当时有无数的人,上门来为花江明提亲,还都是说些年轻貌美的贵族公主。哪一个不比华映乔强上百倍,因此花江明也就拖着不着急。
至于华家主求见的消息,花江明直接听见了当没听见。放着华家主在外面等着,反倒是接见了几个身份相当的求婚者,表明花家对此事的态度。
随着几个侧妃的入住,华家总算是认清楚形势,迅速的将余下的财货一并补齐,花江明才请了两三个见证,非常简单的给华映乔上了名号。
但是花家世代相传的王妃王冠,却不曾交给华映乔保管,而是依旧留在花江明手上。只是随便做了个王冠,交给华映乔作为信物。
此事也让华映乔相当不满,正式场合从来不戴那一个王冠,都是带的其他冠冕。看上去甚为华丽,却与花家的风格迥异。
也不知道花江明是有意还是无心,给几个侧妃的王冠都很好,就只有华映乔的哪一个,可以说比夫人们的都还不如,也难怪华映乔从来不戴。
“华家的如意算盘,还真是打的很精,最后却还是玩不过父亲。不过渊朔还真是很好奇,当时有人来求婚吗?”花渊朔是真的很好奇。
虽然华映乔的王妃身份不作数,但是花江明当时也已经是儿女无数,更有着无数的侧妃夫人碍人眼,公开征婚的话,真的有人应征吗?
无奈的翻个白眼,花江明无奈的说到。“自然是有的,甚至当时还定下几门亲,不过都是夫人侧妃一流。若非如此,华家也不会行动迅速。”
对于此事华家是保持着,能拖一天算一天,看谁拖得过谁的心态,眼看着真的拖不下去了,反倒是行动迅速的解决了。
之前送上门的礼物,花江明自然也是让人照收不误,不过人还是不想见的。几次送礼没有消息,华家倒是尝试继续之前的状态。
陆陆续续的往花家送东西,表示继续完成合约,然而花家还是没有动静。继续接待着数量庞大的求婚者,甚至是五天后举行了一场仪式。
无论规格还是待遇,都比华映乔的待遇要好很多,虽然最后结果证明,这只是个侧妃而已,但也已经表明此事为真。
看着花家连外面的布置都不拆,一副只等着时机成熟,就继续娶妃的样子。实在是吓到华家男女老少了,只能够迅速地完成合约。
虽然大大的被花江明敲了一笔,但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华家拿出这些东西,虽然说还是有些难过,但也没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却不成想花家这场闹剧也没有停下来,随意的给华映乔上了族谱之后,顺利地将孩子们的名字都登记在册。
而后热热闹闹的婚礼,隔三差五的办了一年,虽然都是些侧妃夫人之流。但也是种对华家的警告,别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再说就算是现在上了族谱,不是还可以随便的离婚吗?就华映乔这种无知的性子,要找华映乔的麻烦,实在是太容易不过。
花渊朔真不知道该说什么,花江明跟华家之间的斗法,还真是写上几天几夜都写不完。华家既然看重这门婚事,难道不知道哄着点花江明吗?
还是只要花江明将华映乔娶进门,其他的事情就丝毫不重要了,准备开始谋划下一代的联姻,让别人以为他们的身份,已经得到花家的承认。
却没想到经过上一轮的闹剧,花家早已经看透了华家,根本不可能存在联姻的。花家上下基本上是一起反对,坚决不会有任何口风。
甚至因为有秋家的教训,现在基本上花家的亲事,都是临时找了人定下后,最多耽搁三五个月的时间,就直接把人给娶进家门。
毕竟未婚妻被人拿捏住,花家真的是有些左右为难。
稍微理清了点思绪,花渊朔表示。“儿子明白了,不会继续钻牛角尖的。不论如何,渊朔都是父亲的儿子,这一点不会改变。”
虽然有点钻牛角尖,暂时无法抚平心中的复杂情绪,花渊朔却是个真正的聪明人。谁对他好还看不出来吗?华家根本不可信。
如果真正重视华映乔,以及花渊朔这个外孙,首先第一步要做的,那就是赶紧让华映乔正式上位,而不是等着花江明出狠招逼迫。
华映乔的身份不曾明了,花渊朔等人上族谱的流程的仪式,会因此耽搁实在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族谱上什么身份应该在什么位置,那是早早就定下来有规矩的,不是随便写上去乱来的。华映乔的身份不明了,花渊朔分到那类就不明了。
紧跟着花渊朔以后的孩子,无论是否是华映乔所生,都只能跟着耽搁。花渊朔是哥哥都不曾记上,他们这些后出生的凭什么记上。
这也是一个规矩,华家正是想利用这点,让花江明屈服。没想到花江明如此翻脸无情,直接打碎华家天真的妄想。
除了承认华映乔的身份,花家还可以彻底剥离华映乔的身份。
“其实若非华家做的太过分,这件事情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自从华映乔进入花家门之后,在贵族中华家固然还是处处碰壁,却比之前好些了。
先是同几个伯爵府上订婚,而后侯爵府也有一两家与之联姻的,亲王府同样有一家,与之联姻娶了华映乔的妹妹华映筱为王妃,虽然也名头不正。
只是与先王妃离婚之后,娶华映筱为继室,但也是极为难得的事情。不过当时绯家那几年甚为落魄,还是凭借华家的财力站起来的。
之后华家还想与之继续联姻,却遭到了绯家的拒绝,此事在帝都也算是一大笑料。”花江明开口介绍道,表明贵族们的态度。
绯亲王之所以愿意接受华家女,首先华映筱进去是做继室,并非是原配妻子。身份上低微些并没有什么,根本就不值一提。
其次是那些年家族实在是困难,有了华家的财力资助之后,显然已经缓和了很多。但是想要下一代继续联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脸色猛然间苍白下去,花渊朔瞬间明白,在贵族之中华家到底是怎样尴尬的存在。也知道为什么华家那么恐惧,华映乔被赶出华家。
虽然与花家成功联姻,甚至后来还被承认了花亲王妃的身份,但是其他几个侧妃也称花亲王妃,正侧之别并不太明显,就显得华映乔很尴尬。
更何况知情人都知道一点,华家跟花家实际上哪里算是联姻,说是结仇还差不多些。只是大家明面上不说,实际上跟他们并不亲近。
“华家终究是自作自受,完全看不清楚自身的情况。若是他们肯稍微伏低两年认真发展,真正用心与各家结交,也不会成为公敌样的人物。
空有亲王的封爵和名誉,却被贵族们排除在外,甚至是各家都可以公开鄙视轻蔑华家。”花渊朔也跟着叹息,华家并非无路可走。
只是自视甚高,反遭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