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态度

    蒋旬直接就否认了苏酒卿的猜测。

    随后苏酒卿才算是知道了蒋旬的打算,原来蒋旬非但没打算反悔,反而是加快这个进度。

    蒋旬直接就说,第二天就启程去庄子上。

    如此一来,倒是比原来的计划提前了小半个月。

    苏酒卿多少也知道蒋旬这是为了避祸。

    所以当下也就顺着蒋旬的意思。吩咐底下的人赶紧准备,明日就出发。

    而另一头匈奴使节浩浩荡荡的过来了,在听完蒋二老爷的分析之后,又急匆匆的离去。

    而这一幕,各方探子也就迅速的送到了各自的主子手里。

    等到匈奴使节在递了帖子求见小皇帝的时候,小皇帝竟然就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小皇帝拒绝的理由很简单:既然匈奴使节如此的不把他当回事儿,那就干脆晾一晾。

    反正是匈奴使节,不远万里跑了过来,他们中原这边又不求着匈奴。

    小皇帝如此反应,其他人也不敢多说什么,但是上折子的人就明显多了起来。

    而去荣亲王府上,跟荣亲王商议这件事情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谁都心中明白,这件事情是真正关乎到未来的,可容不得小皇帝这样任性。

    所以众人都是希望荣亲王能以摄政王的身份,去好好提醒提醒小皇帝。

    但是没想到荣亲王更是做得绝。

    荣亲王直接闭门谢客,一个也不见。

    不过荣亲王自己也是多少有些担忧,所以就去见了平阳公主。

    然而平阳公主竟是病了。

    所以平阳公主的婢女就告诉荣亲王,荣亲王怕是只能改日再来,今日平阳公主见不了人。

    而平阳公主这样肯定不是因为病了的缘故,而是因为这件事情平阳公主也不打算管。

    荣亲王急得不行,当即索性就强闯了进去。

    结果果然就看见平阳公主并未生病,只是读道德经。

    平阳公主如此专心致志,以至于荣亲王闯进来的时候,她还吓了一大跳。

    最后平阳公主就只能瞪了一眼荣亲王:“哥哥如今越来越不讲规矩了。我都让婢女说了,我病了,怎么还非要进来呢?”

    荣亲王苦着脸:“平阳,你还是别在怄气了,现在这个事情可真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了,这匈奴要是真惹怒了咱也没有好果子吃呀。”

    “陛下毕竟还年幼,这脾气也太大了一点。”

    然而没想到平阳公主却是古怪的看了荣亲王一眼,然后跟荣亲王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陛下想做的事情,换成是我,也一样会这么做。”

    荣亲王彻底愣住。

    平阳公主就仔细的跟荣亲王分析了一遍。

    第一匈奴那头肯定是没将皇室放在眼里的。

    而且匈奴还觉得两国是平等建交。

    所以自然态度上多有嚣张。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份合约自然也就管不了几年。

    而且匈奴还会有诸多要求。

    但是——

    倘若能将匈奴的气焰压下去,那又何乐而不为?

    要换成平阳公主的话,第一步也是这样,先打压这一行人的气焰。

    正所谓给个下马威。

    荣亲王目瞪口呆,好半晌才说了一句:“可若是陛下没个分寸将这事弄过了——”

    荣亲王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平阳公主听完之后却是微微一笑。

    然后平阳公主就问了荣亲王这样一个道理:“陛下倘若永远不吃亏,那又如何能长大?”

    “陛下如果不知,要靠他人力量来稳固皇权,凡事都是想要自己出马,朝廷又该如何维系?”

    “毕竟还是得让陛下明白,这不管是打仗还是去管理地方,都不能他自己亲力亲为,还是要靠着这些大臣们。”

    “如此一来,陛下自然也就懂得什么叫礼贤下士。”

    有求于人。

    更懂得不能叫这些大臣们寒了心,不愿意再为他卖命。

    所以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唇亡齿寒了。

    在这一点上,平阳公主算是跟蒋旬达成了一个共识。

    所以平阳公主就直白的跟荣亲王说,让荣亲王不要管这件事情,接下来他们都装病,只让小皇帝自己去应对。

    但是也不能让小皇帝觉得他们这是在威胁他。

    小皇帝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能做的就都做。

    荣亲王若有所思的走了,回去之后也就称病不出。

    就连上朝也不去了,只让宋郦每日进宫去。

    宋郦和小皇帝的关系,其实还算不错。

    毕竟宋郦也是小皇帝的堂兄,小皇帝天然就对宋郦有那么几份信任。

    再加上宋郦从前和小皇帝之间也是接触不少。

    互相也算了解。

    所以平阳公主和荣亲王不管事儿之后,小皇帝还真是咬着一口劲儿,打算自己干脆办个漂漂亮亮的事儿来给他们看。

    自然小皇帝首选就是重用宋郦。

    其次就是李家。

    但是宋郦和李家有点不对付。

    小皇帝不知该让谁去和匈奴使节接触,所以就有些摇摆。

    宋郦倒是干脆直接就说了一句:“我听闻李大人之前也是在礼部待过的,想来对于这些东西要内行一些,而且李大人年龄毕竟在那摆着,匈奴使节一看可能也会觉得我们这头没有怠慢他们。”

    “而且我年轻气盛,万一真闹出什么矛盾来,反倒是不美。可李大人年龄这么大,一来脾气肯定好,二来他们看李大人这样,肯定也不好意思为难李大人。”

    宋郦这一番话说的也真是巧舌如簧。

    就这么轻易的将这件事情推到了李大人的头上。

    这件事情看似个香饽饽,但事实上却是个烫手山芋。

    匈奴人要真是那么好对付,这些年来也不至于两边一直都是在打仗了。

    反正宋郦笃定,李大人去会见匈奴使节,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结果果然没出蒋旬的意料。

    匈奴使节和李大人直接就吵了起来。

    匈奴使节的意思也很直白,既然是来和谈的,也不是要低头称臣,所以中原这边也应当有些诚意才对,派个糟老头子去算什么回事?难道连个正经的武将或者是有身份的王爷什么的也不肯派出来?

    毕竟匈奴人过来之前也是仔细了解过的。

    现在的中原王朝,摄政王才是掌握实权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