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家国(十三 )
第十五章家国(十三)
你们两个的糊涂帐,你们自己算,我们可不帮你们两个当免费的会计出纳。莫敌同情罗卫,更同情为此丢了军职的覃振元,还有那个丢了脑袋的蓝代刚,一杀成千古,不死万万年,覃振元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也说不定,蓝代刚盖棺定论,进不了忠烈祠,变成孤魂野鬼。桐城的县长县太爷警察局长和驻军老大对于庐江的事务,态度一致,那就是隔岸观火,桐城是个大县,经济富裕,养活一个528团不成问题,还能顺便养起刘仁开的保安团,桐东一大片土地还可以给赤军的林维先部有栖生和回旋之地。反观庐江,就做不到,看来不是经济不好,而是态度问题。
比莫敌还来得晚的刘仁开老老实实自罚了三杯,他本来不应该迟到,事出有因。赤军的林维先之前说了,跟他结伴而来,结果等了半天,没有等到,看看天色将晚,才匆匆忙忙赶路,无奈成了最后一名。累得狗死,还得了个不靠谱的名声,送出的礼物不少,还得向孙诚陪小心。
有了刘仁开,八仙桌总算坐满,看到罗卫和周孟雄,莫敌打趣的问,176师三个团来了两个,杨创奇怎么没有来。周孟雄笑着说,杨创奇整天忙着跟无为一带的赤军斗法抢地盘,弄得难飞狗跳,哪里有空来桐城喝满月酒。莫敌好奇的问,那为什么桐东的林维先不跟你们弄得鸡飞狗跳?周孟雄指着刘仕开对莫敌说,桐东是他的地盘,愿意借给谁住由他作主。看到大家一脸不解,希望开盅的样子,刘仁开一副商人的嘴脸笑着说:和气生财,和气生财。莫敌知道这厮本来就是那边的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他跟赤军撕破脸,他估计会先跟你开火。这样也好,保持相对的稳定,有利于民生。
蒋洪禧告诉莫敌,527团在无为的日子过得比526团在庐江还差……
没等蒋洪禧说出527团过得差的原因,罗卫抢过了话头:“不对不对,严重不对。蒋大主任有所不知,真正差的是526团,无为的杨创奇每个月都有战报,与赤军搞摩擦深得上峰之心,军费拨得哗哗的,比抗日的还要多。上个月,团副彭伍来到庐江买粮,脚下黑得发亮的三接头皮鞋,笔挺的华达呢料子裤,崭新的法币用布袋子装了半袋,骚包得整个一个暴发户的样子。我们帮着他在庐江市场上弄了不少粮食,连收带运的忙了一气,收了十几万斤,人家大方的给了我们五千斤粮,打发叫化子一般。”
“枪声一响,黄金万两,这个道理放在哪里都一样。”孙诚笑着说。
“遭殃的是无为的老百姓。”刘仁开的看法不太一样。
“我同意刘团长的观点。”魏县长和凌县长竟然异口同声一致赞同。
“五千斤粮,够你们全
团吃两天了,这就不算少了。”周孟雄说:“要说还是庐江富裕,市场上随便可以收到十几万斤余粮,桐城就做不到,下次我们也去庐江买。”
“你们别来!”罗卫大叫,双手往外猛推:“你们一个两个,把庐江的粮价买高了,我更活不下去。”
基本上与此同时,也响起了凌前锋的声音:“欢迎之至,本县一定全力配合。”
军政主官的意见如此大相径庭,又引起了其他人的一致笑声。
“听你说得这么惨,我就不明白了。”莫敌对罗卫说:“那你们526团之前是靠什么活下来的?全靠掘墓?”
“之前怎么活我不管。”罗卫说:“我到庐江后,看到情况不对,连韦志高也一脸菜色,士兵就更不用说,饿得皮包骨头,每天躺在军营里一动不动,生怕动多了费粮。这怎么行,跟刘汉昭商量了一下,向凌县长借了五万斤粮,让弟兄们猛吃了几天,恢复了一点元气,让王化南营长带着身体条件比较好的五百多弟兄,去巢湖上打劫。打动的效果不错,连续几次劫的都是濡须口送往合肥的军资补给船,上面有粮有肉有衣服,还有枪支弹药,医疗物品,总算把日子过了下来。王化南小子,把枪支弹药和医疗物品弄到无为,卖给跟杨创奇捉迷藏的赤军,得了一大笔钱,不仅补平了之前亏欠凌县长的粮款,还略有盈余。”
“我说这两个月,无为的赤军力量大增,一举改变颓势,把杨创奇527团弄得团团转,原来是你老兄在作怪!”刘仁开大笑说:“这个话可别传出去,不然,戴老板会请你去喝茶。”
“有茶喝,比没有东西吃好。”罗卫轻蔑的一笑。
“这样做终归不好,一次两次也还罢了,夜路走多了,总会见鬼。”莫敌对罗卫说:“不过我有个主意,你可以把物资交给刘仁开,让保安团帮你处理。这种事,正规团不好做,保安团就没有这么多的限制。”
刘仁开的笑声嘎然而止,一脸通红,指着莫敌,这把火居然可以烧到自己的屁股。
周孟雄也大点其头,认为莫敌说得很有道理,桐东的林维先部,他就不敢与对方有任何的勾通交集,一切事务交给刘仁开处理,万事大吉。
罗卫眼睛放着光,看着刘仁开,贼态兮兮的说:“老刘,我给你一个低价,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刘仁开的嘴一直张着,不能合拢,半天,才伸出四个指头,莫敌以为这家伙会有四个条件,却不料开口说:“运输和销售我负责,不过我要分四成。”
罗卫大喜,这玩意是无本生意,一半都没问题,何况只是四成。
酒宴吃到很晚,全场人都走光了,只剩首席这一桌还在畅饮不休。有道是,没有不散的筵席,看到酒楼的人守在一圈,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几
个,希望自己快点结束,莫敌们再也没有兴趣喝下去,散场。
凌前锋醉了,孙诚让人直接背去了景生医院,住旅馆也是住,住医院也是住,住院还有人照顾。刘仁开跟着周孟雄去了护军营,他在护军营中有自己的办事处,那还是粟廷勋时的遗留,桐庐无警备司令部取消后,这个办事处一直保留。真正需要安排住宿的只有罗卫一人。
魏县长和蒋主任告辞回了家,莫敌对孙诚和罗卫提议说,再找个地方喝点茶。孙诚说那就去他家,莫敌不同意,孙诚家有娇妻幼子,不方便打扰,提议去周家店铺。孙诚想想也行,周家的内院够宽畅,不会吵着家人,最重要的是,周家有客房,还可以安排罗卫住宿。于是回转酒楼,要了两瓶皖酒,要了一些送酒的熟食,走向周家。罗卫看到孙诚手里的东西,惊讶的问:还要喝?孙诚笑笑,有备无患。莫敌抬手看看手表,夜光指针指着九点半,这个时间在桂林,正是下晚自习,下了晚自习,接下来的工作大多是喝夜酒。
推开周家店铺虚掩的大门,全家人除了周家老太太,还都没有睡。看到莫敌三人进来,手里还提着酒菜,周家老岳父笑了:“我就知道,你们会喝不够,一回来,我就准备了第二场,等着你们来。怎么?就你们三个?其他人呢?”
“就我们三个,其他人都放翻了。周叔,不打扰你吧?”孙诚笑呵呵的说。
“我们从酒店出来时,刘家你老岳父跟我打赌,说你们肯定会去他家,我说肯定来我家,怎么样,我对了吧!”周家老岳父像打胜了仗的将军一般自豪。
第二场没有开在院子里,而是店铺里,深夜的院子里,还是有些寒气,久坐无宜。店铺里虽然窄一些,收拾收拾,坐几个人不成问题,反正也不起明火,不会有什么安全隐患。一张小方桌,几张小方凳,几个凉菜,几份卤肉,摆得虽然十分热闹,却显得很是温情。周世铭知道几个男人有话要说,便带着母亲和弟弟们去了后院,并交待父亲,陪两杯后就回去睡觉,别在这里影响聊天。告诉莫敌,自己这就去把客房收拾到,一会罗卫就睡在家里。
“老大,嫂子就是嫂子,样样安排妥当,比我们家那个强。”孙诚说:“她们俩个一样年纪,一起长大,一起同学,可性格大不一样,我们家那个做了母亲,还经常把自己当成孩子。”
莫敌笑着说,回了一趟桂林,见过的事情多了,也成熟了不少,孙诚家刘如雁,一直安居桐城,还处于孙诚的保护之下,自然就会天真浪漫一些。
问了一些桂林的情况,莫敌也说了一些沿途的见闻,周老岳父知道自己在这里,他们有些话不好开口,喝了两杯后自去睡了,把空间留给了三人。
“罗卫,我觉得你
那个巢湖打劫不是长远之计。”莫敌说。
“为什么?”孙诚说:“我倒是认为只要合肥有驻军,辎重给养运输船就不会停,这个事就一直可以干。”
“你当日本人都是傻子,上赶着送东西给你!”莫敌笑了,这个家伙,当了警察局长也没多大长进,说:“运肯定会继续运,但是押运工作会加强,再去打劫,难度会增加,甚至会偷鸡不成折把米。”
罗卫听明白了,点点头,却苦恼的说:“有难度,有损失,也要做,这条是唯一的财路。”
莫敌摇摇头,说:“财路很多,看你怎么去走。”
罗卫眼前一亮,问:“老大你给我指一条。”
“你缴获的物资中有没有钱币?”莫敌问。
“有,全是不值钱的军票。”罗卫之前眼中的亮光顿时熄灭,他几次出手,缴获了一大堆的军票,可以当地人不认这种货币,大多不接受,即使接受,也要折价,大约一元军票,只值法币五角。
莫敌打开钱包,从夹层中拿出半张法币,说:“你把你所有的军币整理好,去南京下关码头,找一家顺兴面馆的小吃店,小吃店的老板姓陆,叫陆作相,他会用一比一点五的比价,用法币回收你手里的军票。”
“真的!”罗卫大喜:“我这里有差不多五十万的军票,只要能够换回二十万法币,我就发达了。”
“你这数学是怎么学的?”莫敌的筷子,直接敲上了罗卫的酒杯。
“嘿嘿,一比一点五,我会算。”罗卫笑着说:“他出一块钱的法币,我给他一块五的军票,我这里有五十万军票,能够换到三十多万的法币。”
莫敌指了指罗卫面前的酒,说:“喝了这杯,我帮你算。”
罗卫举杯朝天,全部倒进嘴里,侧耳倾听。
莫敌说:“是你给他一块军票,他给你一块五的法币。你五十万军票,换七十五万法币回来。”
罗卫还没有咽下的酒一半冲进气管,一半冲进鼻腔,当即大咳起来。
一边的孙诚也懵了,手里的酒杯什么时候打了横也不知道,酒浆洒在裤裆上,如同拉了尿的孩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