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活神仙
第004章 活神仙
一年已经过去了,伏龙在这里按照师祖战神的教诲,日夜苦练,乐此不彼,功力飞进。但却不知水青他们当日回去后,村里情况怎样了。
那日水青劝说不住伏龙,与伏龙分手后,他心情不安地与同伴们回到村里。这时天色以近傍晚,各家的大人们找孩子已经快找疯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出去这么久。他们不知道孩子们跑到哪里去野了。各家都聚集在村口的大树下,焦急地向路上望着。
忽然有人发现路上出现了他们的身影。来到跟前,只见他们一个个神色黯淡,表情沮丧,不知出了什么事情,大人们慌忙迎上去。水青的父亲骆刚,是一个脾气暴躁的汉子,古铜色的脸膛,宽胸阔臂,显得膂力过人。他见水青走近前来,上前一巴掌掴在水青的脸上,骂道:“小畜牲,你疯到那里去了,怎么这时才回来。”
水青被打得抱头蹲在地上大哭起来。其他家长也蜂拥而上,拉过自己的孩子,要么急风暴雨地训骂,要么疯狂暴雨般地很揍。一时哭声喝骂声混成一片,惊天动地,鸡狗怯逃,仿佛天地塌了下来一般。
“水青,伏龙呢?伏龙为何没与你们一起回来?”伏龙的母亲海氏拉住蹲在地上的水青,急切地问道。她的心里有着一种不祥的感觉,莫非伏龙这孩子出了事?这孩子一向听话,伏龙没了父亲。
“小畜牲,你快说,伏龙哪去了,怎么没回来?”骆刚踢了一脚水青喊道。
“他让那两只死鹿给拐走了。”水青哭泣道。
“让两只死鹿给拐走了?水青,这是什么意思?”海氏不解地问道。
“我们在林中采蘑菇遇到两只鹿,伏龙想捉住它们,它们就跑跑停停地引着我们向山里走,后来我们不追了,伏龙就一个人追去了。”水青抽泣着说道。
听了水青的话后,海氏一下子怔在那里,她脑中嗡地一下一片漆黑,眼前金星闪烁,就要晕倒。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丈夫早逝,伏龙成了她唯一的希望和安慰。如今莫名其妙地让鹿给拐走了,这可如何是好。她的心像是一下子被人抽走了,四极开始倾斜,隆隆欲坠。但她不相信儿子就此会没了。
“你是死人呐,你为何不拦着他!”骆刚生气地骂道。
“我拦他拦不住,他不肯听,偏要一人去追!”水青抽泣着抗辩道。
这时其他的家长训完了自己的孩子后都围了上来,有人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伏龙这孩子莫非疯了,怎么这么不听话。”七嘴八舌,一片聒噪。
伏龙他娘海氏这时忽然转身,快步向村里走去。风中摆动的衣襟,显得孤单而绝望,让人从心里涌起一股哀惋之情。
“唉,可惜一个好孩子,就这样没了。”不知是哪个女人发出了一声哀叹。
“你们都站在这里说风凉话有何用,何不快组织人帮助去寻找!”伏龙的师父石伯不知何时出现在人群中。伏龙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在村中的孩童中数伏龙的悟性最高,他对他寄满了希望,认为只有伏龙将来能够发扬光大他们骆氏一派的刀法。如今爱徒失踪,他自然也心急如火。
伏龙他娘海氏回到家中收拾几件衣服和干粮,拿起伏龙的刀和剑就出了门。这是一个刚强的女人,一身的武功,在她娘家就开始习武。她娘家是离骆河村十五里的海容村,有惊世的海氏剑法。伏龙从小就跟娘习练“海氏追风三十六剑”,又受过舅舅“海阔一天”大侠海天的指点,因而已小有成就。现在海氏她拿着儿子的刀和剑,准备独自一人去寻找儿子。
村里的男人们听了石伯的话后,都急忙回家安排和准备去了,然后约好一起到村口大树下集合。
“嫂子,你莫要着急,大家都回去准备去了,帮你一起找。”水青的娘莫云在村口树下拉住了海氏,安慰着她。
这时海氏再也止不住泪水,哽咽着说道:“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干吗非得去追那鹿。”
“唉,你也别难过,我看事情不一定就坏的不好。伏龙这孩子精灵,他心中有数。”水青娘莫云说道。
“可是他一个人跑到大山里,若是遇到虎狼熊豹如何是好。他还是个孩子,如何应付得了?那大山里从来没有人敢进去过,再遇到山魈鬼魅,那……”她啜泣道。做娘的依然不放心,儿行千里母担忧吗!
“福人自有天相,伏龙这孩子福相又精灵,不会有事的。嫂子你不用担心!”村里其他人也过来劝解宽慰。
村里的男人们陆续地集到树下,每人都带上兵器和干粮,石伯准备了一些火把,然后与骆刚一起领着大家向大山行去。
九岭连山玉华翠,山险石奇悬崖峭。一连几天他们几乎翻遍了玉华山,可始终不见伏龙的影子。他们想找到一点血迹,或者其他有线索,有价值的东西,可是都空空如也。山林里就象被绿色粉刷过了一样干净,伏龙也好象从大地上一下子蒸发了一般,没留下一点痕迹。
伏龙他娘海氏彻底绝望了。她两眼痴呆,竟无泪水;身无生气,宛若木石;最后瘫倒在地上。
“孩子,你究竟哪去了?娘的心都要碎了!”她绝望地喊道,泪水簌簌而下。
大家围着她一时都沉没无语,只有叹息。这几日满山遍野地寻找,已经让大家精疲力尽了,此刻他们的心里似乎都不抱有什么希望了。
石伯看了看大家,然后说道:“我看我们大家先回去吧,几天了,若出事,这孩子也出事了。若没事,这孩子也定没事。伏龙他娘,你莫要灰心绝望,我看还没到最坏的时候。回去后,我到柳沟走一趟,请活神仙给算一卦看看如何,说不定还是吉卦呢。伏龙这孩子不像早夭的相,我这当师父的最是了解。”石伯安慰着海氏。
“有劳石伯大哥了。”海氏啜泣着说道。
此刻她的心乱极了,犹如五味瓶翻,不知是何滋味。但石伯的话又让她心中升起一线希望,“这孩子的确不是早夭的相,我生他的那天本不是满月,可是月亮却忽然满的像一*银盘,整天挂在天空上,直到我满月后才退去。算命的说这是月照龙曦,千年不衰之相。孩子未来必是极富极贵之相。”这一回忆让海氏的心里顿时又充满了信心。
回到村中稍做休息,石伯与骆刚便同伏龙的娘海氏,马不停蹄地向柳沟奔去。柳沟距骆河村不到十里,但处在山势绵延,树木参天的环抱中。柳沟的活神仙真名叫柳易行,乃易学相数大行家,断卦如神,与当时宋朝的易学象数大家邵康节齐名。因此日子久了,人们便不再呼其真名,而称其活神仙。
三人一路急行,风火般地闯进柳沟,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子。进了村子有人向他们打招呼,“石伯兄,有事那?”一边说着一边望着他们。
“啊,是太林兄,找活神仙有点急事。”石伯一边应着一边急行。
来到活神仙门前,上前敲门,家人通报,让进门来。一阵寒暄后,三人说明来意,活神仙摆上香案,取出三枚铜钱,用香薰过,交与海氏。海氏将铜钱至于掌中,双手扣合,心念手摇,卜撒六次。卦象成后,活神仙凝神细研,久久不开。
“活神仙,莫非……”石伯不安地问道。
“奇怪!奇怪!”活神仙大叫道,“老夫断卦数十年,却很少遇到这种卦象。说吉为大吉,说凶为大凶,吉凶交错,祸富咬合,汹涌跌宕,气吞万千。此乃魂行卦也。”
“活神仙,何谓魂行卦?”海氏不安地问道。
“魂行卦乃是有一只灵魂的手,在控制和操纵你的手而摇出的卦,非你本念通意所卜出的卦,实乃不知控制你双手的那只无形的手,是神还是鬼。若是神,当为神行卜知先祉卦,当为吉卦。若是鬼,当为鬼行卜知先祸卦,当为凶卦。只是他突现卦中,却无恶意,只是实显其卦,让老朽一时不明,故大吉大凶老朽目前不敢妄断,待日后可显。”
“那么,这孩子目前可有危险?”骆刚急切地问道。他与伏龙过时的父亲交情甚好,因此常常将伏龙视为己出。
“依老朽之见,目前这孩子决无危险,他还活着。卦中有生神相助,生克有救,相旺无比。只是……大祸大福目前难料,需数年后才知。”
活神仙不知战神的灵魂早已潜入卦中,他既不想让海氏过于伤心,同时又不想让他们知道的太多,以免不必要的担心。
“活神仙,你的意思是这孩子数年内没有问题?”骆刚问道。
“正是这意思!”活神仙捻须称道。
“没有危险就好!没有危险就好!”石伯高兴地拍着手说道。
伏龙母亲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由于伏龙是石伯最得意的弟子,因此他对伏龙爱之有加,因而也关心更切。
“只是……活神仙,有劳尊驾再给仔细看看,伏龙这孩子究竟是福大一些,还是祸大一些?”石伯又问道。
“祸伏福中,福行祸中。大祸大福,交错咬合。若以尺量,当六四分福。”活神仙捻须吟道。
“那还是福大一些。”伏龙的母亲海氏高兴地说道。
“福则是大幅,祸也则为大祸,非一般福祸所能比及。”活神仙这时突然面目开朗,神色悦然,因为在大家的问答中,卦象以渐趋明朗。而玄界的冥灵之手这时已拂去了大家心头的蔽翳,使大家的心情也逐渐开朗和欢快起来。
虽然众人心中已略有形廓,但习惯性的担心仍然缕缕地悬挂于心中,并不时地浮隐摇荡。虽知这孩子福大于祸,但较之心中的渴望还是稍有不及。但毕竟这孩子暂时无事,这也足以让人欣慰。只是数年后那福祸又会如何呢?他们目前不知伏龙身在何处,又在做何。
“活神仙,你看这孩子目前身在何处?又在做何?我们可能找他回来?”海氏仍然希望能尽快地把儿子找回到身边,做母亲的那种对儿女的担心和挂念,是一种镶嵌在心体,刻划在肉尖上的执着和疼爱,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无法比及的,她可不想让孩子的“福祸难辨”在数年后才知,那可太煎熬人心了。不然这日子又怎么过呢!
“唉……!”活神仙低头沉思,再演卦象,然后沉吟道:“当于青山绿水的秀林之间,恐有奇遇。你们想寻他……只是卦中用神已动,动而化兑化悦,恐怕难寻,其已乐不思蜀,难以寻觅。”
“怎么会这样,他怎么会不想着回家呢?”海氏焦急不解地问道。
“这,老朽便不知了。”
海氏不知伏龙岂不想回家,只是因为他回不了家,才变得乐不思蜀。直到五年以后,他快近十八岁时出了大山,这时他已成了千年至尊。像一位披发战神,身高两米有余,头披长发,身背双斧,擎天挫地,横扫世界。搅得武林天翻地覆,天地人灵魔五界皆为之而动,三大家派几倾覆灭,武林中各大门派唯恐避之不及,使寻仇者蜂拥而至,而灵界的人又像天罗地网般地欲罗其性命时,这时才知那“祸伏福中,福行祸中,大祸大福,交错咬合”的真正寓意。
这时的伏龙为了替几位孤单的姑娘撑腰,他收服了千妖万魔,以对抗以十大门派为首的三十六盟,从而一跃被尊成了一位千年一现的千年魔尊,无人能敌,无人能治了。伴随他的一直都是福祸并行,只是祸不覆福(斧),才福(斧)行天下。
当日晚上,海氏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当她最后昏昏沉沉地入睡以后,却做一奇梦。梦中见到儿子伏龙,头披长发,身着虎皮,手持双斧,目光如炬,正在威风勃射地奋力斩杀两条蛟龙。龙死梦醒,海氏惊餍慌惧地出了一身冷汗,但心情却安详平稳了许多。
说来也怪,这夜神斧贴在伏龙的怀中,不时地发出微光,像星星的闪烁,传导出无限的灵意,只是伏龙已经沉睡不知罢了。这盖是因为天地有灵,神斧护主,因感其母子情深,为使海氏不过于担心,才神斧制梦,让海氏预知了前景未来。
海氏天一亮就匆匆来到水青家,把梦中所见告诉了水青父母,水青父亲听后很是诧异,忙让水青去把石伯请来,石伯听后说道:“这似乎是个吉梦,不过我们还是去找活神仙,看他怎么说。”
三人又疾去柳沟,见到活神仙述说一番后,活神仙沉吟片刻说道:“伏龙,伏龙,降虎伏龙。”他继而一拍大腿又兴奋地说道:“这孩子目前不要紧,绝没危险!因他杀死了蛟龙,又身着虎皮这说明他已降龙伏虎。他手持双斧……双斧,这斧与福同音,双斧这便是大福至福的意思了。头披长发……是其以后长时间在山里没人剃头,故而发长。长发——发长,是就此长发其运,千里不竭之意。因发乃人首之灵草,佑体护身,千般娇贵。发长则运盛,发衰则运竭。长发不衰,盛运不竭。其手持双斧,目光如炬……威风勃射……此形为战神出世之神貌 ,身如周公旦。这说明他有奇遇,练有一身本事。身着虎皮……这就更为简单,是已杀死猛虎。即杀虎又斩龙,这孩子已成了英雄。
根据卦象乃承天接地,雷行地上,唯我独尊之卦,称其英雄恐怕还有不妥,当称为天地至尊了。因那虎与龙皆为极凶猛之物,即杀虎又斩龙,试问世间有谁能?这实为盖世至尊了!只是……那一对斧子,它是从何而来呢?这……以老朽推测,当是因祸得斧(福)。这恐怕是神灵托梦给你,以安你心。你回去后当上香敬神,求神灵保佑你的儿子。”活神仙满脸激动,至诚至肯地说道。
“好好好!我回去就烧香敬佛,求神灵保佑我儿子!”海氏激动地抹了把眼泪,然后又说道:“谢谢活神仙!这回儿我放心了。”
海氏此时已经激动的热泪盈眶,同时心中又想起在她生产伏龙的那天,天空中出现了千年难见的奇观,那日本不是满月之日,可是月亮却忽然满的像一轮巨大的银盘,高高地悬挂在空中,一直照耀着他们的小山村。而随着儿子的一声啼哭,竟然风啸龙吟,天动地摇起来,这让村民们皆惊异不已。从此这日便让人难以忘怀了。而如今听了活神仙的话,自然又让海氏重温了昔日的情景。
三人奉上礼钱谢别活神仙回到村中,海氏便开始摆上香案、祭物,然后焚香嗑神,求神灵庇佑儿子伏龙。
水青也悄悄来到香案前,跪嗑求佑,求神保佑好朋友伏龙的安全。
而伏龙这时一人,正在想方设法地走出大森林。
当日晚,海氏又做一梦,梦见伏龙与她对话:“娘 ,我没事。我得到一对神斧,我想回家,可我走不出这大森林,我总是迷路。”
“孩子,你没事就好。你不要着急,你慢慢会找到路的,娘等着你!”说完醒来,海氏痛哭。但心里总算落了石,毕竟儿子无事便是最好,不然她可怎么活。至此她也完全相信,上次梦见儿子手持双斧,斩杀蛟龙果为真,因为这次梦中儿子亲口告诉她,他得了一对神斧。